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3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92篇
电工技术   795篇
综合类   309篇
化学工业   1729篇
金属工艺   120篇
机械仪表   452篇
建筑科学   247篇
矿业工程   421篇
能源动力   828篇
轻工业   255篇
水利工程   141篇
石油天然气   1483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9篇
冶金工业   271篇
原子能技术   118篇
自动化技术   8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通过对分离器中心筒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以及金相低倍和高倍组织观察,结合现场勘查情况以及中心筒的服役工况环境,分析讨论了中心筒脱落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心筒内部存在大量宏观气孔、夹渣、异金属等冶金缺陷,铸件致密性较差,是导致吊钩断裂和中心筒整体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气田开采时间的增长,采出液中含水率逐年增加,部分油田的含水率已达到95%以上,给目前已有的采出液处理工艺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的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油气水处理系统所面临的难题,可适用于陆地、海洋平台及井下等不同条件。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主要由柱型旋流分离器、导流片型管道式分离器、T型多分岔管路和动态CFU气浮选等组成,突破了传统的采用大型储罐进行油气水分离的作法,使分离效率成倍提高。这种小型、紧凑、高效、快速的分离系统,由于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且可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种集旋风分离器和内置颗粒床优势于一体的新型耦合气固分离装备在无灰负荷及固定床操作条件入口环形空间、分离空间和灰斗内静压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静压沿周向为非对称分布,轴向为非均匀分布,径向则呈中心低两侧高分布;且存在着静压分布的降压区(0?~180?,以入口处为0?)和增压区(180?~360?);装备中心的负压及旋流作用在轴向高度H=6.41D(D为旋风壳体内径)以下对静压的影响不再显著;内置颗粒床外壁附近存在“滞留层”,有利于提高装备的分离性能。根据实验数据给出了静压周向分布和静压轴向分布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张晓锐 《煤炭技术》2015,34(2):223-225
传统TBS在使用中又存在着处理粒度范围窄、入料浓度要求较高、可控参数少、对于难选煤的处理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增加倾斜管,采用脉动水流与干扰沉降相结合,底部增加旋流分选的措施,达到增强其适应性,改善处理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考虑旋流衰减的影响,对气液螺旋环状流的压降特性进行研究并推导出了螺旋环状流压降预测模型。定义压降旋-直比系数为气液两相螺旋环状流和气液两相直流的压降之比,以此来表征旋流衰减对压降的影响。基于量纲分析的方法对压降旋-直比系数进行分析,推导出其表达式,压降旋-直比系数依赖于Lockhart-Martinelli 参数和气相Froude数变化。最终,得出了气液两相螺旋环状流的压降预测模型。在50 mm内径的水平管内对螺旋环状流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气相表观流速变化范围为10~16 m/s,体积含液率(LVF)变化范围为0.6%~4.8%。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压降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材料化学成分、爆炸处的材料厚度及其金相组织、介质的流速、介质的成分及颗粒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了一级旋风分离器的爆炸原因。结果表明,一级旋风分离器爆裂是由于其下封头受到冲蚀损伤,壁厚大面积减薄导致材料强度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成熟油田,如美国大陆,估计每产一桶油要产10多桶水,为此,美国研制出一种名为Voraxial的新型分离器,并以其质量轻,体积小,设计简单,处理能力强等优点进入石油市场,新型分离器可进行液体/,液体/固体和液体/液体/固体的分离,节省了从地层采出液中分离出污染物的时间,能量,空间和成本。本文介绍的是该分离器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实验室和矿场的试验数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原油自动采样系统的设计 该原油自动采样系统由PB型静态混合器和KYZC-1原油自动采样装置组成。其中,KYZC—1原油自动采样装置由防爆电磁阀、小型的油气分离器、电子计量秤、操作显示控制面板及电源线、电缆等主要部件组成。混合器混合均匀的多相流体经进油管线通过电磁阀控制进入分离器内,气体从排气阀排出,油、水混合液体经分离器出口流入样桶内,采集的重量、每次采集时间和采集间隔时间可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定时、定量采样。  相似文献   
10.
16Mn(HIC)钢在D405设备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胜利炼油厂1.40 Mt/a加氢裂化装置高压分离器D405存在设备制造问题,现场调查和介质环境的跟踪分析表明,D405设备腐蚀环境为碱性湿H_2S环境。实验室内选择16Mn(HIC)基材和焊接接头作为实验材质,在湿H_2S环境中进行了腐蚀实验。结果表明,16Mn(HIC)SSCC敏感性随硫化氢浓度的增加和pH值的降低而增加。焊缝处SSCC敏感性最高,经过热处理的焊缝其SSCC敏感性明显降低。因此,16Mn(HIC)在D405碱性湿H_2S环境下的腐蚀开裂敏感性很低,设备可以维持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