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64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47篇
水利工程   8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伟 《四川烹饪》2006,(1):39-40
川菜在新疆很受欢迎,经过多年交融,新疆的川菜已带有一些少数民族特色,尤其是在与当地的清真风味相融合以后,新疆各地的川菜就变得更加迷人了。  相似文献   
2.
民族特色词语的英汉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阐述了民族特色词语的可译性,并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是全国优秀陶瓷艺术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鲜明的地区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蜚声海内外,深受收藏家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国内旅游市场日渐成熟。传统的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旅游方式处于衰退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感受自然。了解特色风俗文化。欣赏历史遗迹,这样旅游纪念品就显得尤为霞要。旅游纪念品反映当地文化,传递和表达糟某种信息,旅游者把它带回家.无论是穿的、观赏的还是佩戴的。当再次看见肘都会勾出对旅途的无限回味。目前,我国在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方面还是薄弱环节。设计师应该结合时代特征更好的开发设计纪念品。  相似文献   
5.
《现代计算机》2010,(8):42-42
方正科技新打造的Q200从外观上将时尚感与民族特色完美融合。全新外框支架尺寸加大,摆放更牢靠,相框型外观更加凸显艺术层次感,底部微微扬起的弧线使主机体态更显轻盈,机身最薄处只有45mm。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国产动画片动画形象,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再度辉煌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利用综合分析与归纳法研究发现经典的国产动画形象取材上,大都取材于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形象设计上,基本都是吸取民间手工艺术的精髓;动作设计上,主要是将京剧的程式化、民间皮影等动作方式、乐器的节奏特点运用到动作设计中,使角色充满中国民族风味。因此,今后若要创作出经典的动画形象,在设计上不能一味模仿,而是要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体现深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面向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中国遭遇到了设计中的国际趋同化和民族求异化的紧张。怎样面对这种紧张是我们新一代的从事设计事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又能吸收外民族的优秀精华,使我们能够保持民族的强大活力呢?本论文所阐述的就是当今中国设计既要时刻的保持对国际化的敏锐嗅觉又要根植于自身民族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设计才能带着自己的灵魂,走出自己的特色,在"自身传统"中"有机发展"。  相似文献   
8.
略论现代商品包装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装设计是现代商品营销的重要环节。探讨了包装设计的功能理念,论述了包装设计的色彩与情感,展望了绿色包装的发展前景。指出,包装设计应当发扬民族特色,与时俱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新平戛洒镇花街的规划为例,对传统的建筑理念及建筑形式如何更好地融会到现代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科学技术中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生活对于物质及文化的同步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健 《中国酒》2020,(2):144-144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众多节日中,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文化中,十分清晰的显现了"逢节必酒,酒必入节,无酒不成节也"。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