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01篇
  免费   1727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电工技术   2978篇
技术理论   20篇
综合类   9296篇
化学工业   7305篇
金属工艺   893篇
机械仪表   1199篇
建筑科学   39491篇
矿业工程   3257篇
能源动力   1000篇
轻工业   15403篇
水利工程   10112篇
石油天然气   1405篇
武器工业   64篇
无线电   36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81篇
冶金工业   2400篇
原子能技术   122篇
自动化技术   4737篇
  2024年   722篇
  2023年   2659篇
  2022年   2208篇
  2021年   2920篇
  2020年   2908篇
  2019年   3614篇
  2018年   1263篇
  2017年   1680篇
  2016年   2233篇
  2015年   3838篇
  2014年   9924篇
  2013年   8602篇
  2012年   8849篇
  2011年   9250篇
  2010年   6824篇
  2009年   7320篇
  2008年   7184篇
  2007年   5499篇
  2006年   4612篇
  2005年   4333篇
  2004年   3711篇
  2003年   3231篇
  2002年   2031篇
  2001年   1325篇
  2000年   998篇
  1999年   605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文章依据塔里木河下游段现有的2000—2020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对生态输水地下水前后水面线方程进行拟合,并在水均衡原理的基础上,对经过了21次生态输水之后的塔里木河下游段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对地下水的补给量进行估算,以更好支持后续的生态输水.  相似文献   
2.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各项治理技术比选,提出了生态封场技术在非正规垃圾堆放场治理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详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9)
社会变化发展的同时,现代化城市进程明显加快,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水利系统。伴随水利项目的优化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水力发电、航运、供水等要求。与此同时,严重危害水体和环境的同时,会导致河流生态大环境受到影响。鉴于此情况,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实施力度,切实关注此类问题是当前我国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主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学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传统文化、服装表演理论课程、体验式教学三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曲阳县"三馆三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以文化为引领,创新设计,融合建筑理念,将雕塑、陶瓷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塑造出简洁现代、时尚灵动的多元文化空间。同时,设计服务于居民,满足大众需要,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脱贫攻坚战胜利打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态扶贫的顶层设计,有助于健全返贫帮扶机制,防止地域性、规模性返贫。通过爬梳278篇与生态扶贫移民政策相关的文献,采用PMC政策评价模型和内容分析法,从政策特性、政策理念、政策实质以及政策实施4个维度对省级、市级生态扶贫移民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和曲面图绘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生态扶贫移民政策处于优良水平,在国家级大纲政策的统领下,省市级政策方式措施多样、政策领域较广,但在监管评估与主体参与等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杜祥斌 《陶瓷》2021,(3):143-144
早在我国晚唐五代时期,就开始产生了建盏文化,发展到宋代时期逐渐和茶文化进行了融合,并形成了一些衍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建盏文化从诞生到盛行又走向衰弱,在现代又重新走向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建盏珍贵文物,也逐渐成为了陶瓷中的上品。在建盏文化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就是曜变建盏,其中更是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孔山矿区因多年的露天开山采石,导致矿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在分析矿山土地损毁时序以及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矿山土地进行生态恢复,有利于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矿山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健 《铸造》2021,(3):396-396
传统金属工艺始发于青铜器时代,兴盛于铁器时代,是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璀璨篇章中的一部分,是中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佐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金属工艺的现代化表达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现代金属工艺品这一表达渠道,而是融合时代技术与现代人的需求,进行了适当的改革与创新,融入生活领域与工作领域。其中,平面设计作为近现代兴起的行业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密切相关,是传统金属工艺现代化表达最通用的渠道,例如,传统金属工艺品装饰以创新理念、先进的工艺技术,丰富了平面设计中的图形种类、平面设计中美的表达方式,以及平面设计中思想理念的表现方法,让传统金属工艺在现代社会出新出彩的同时,推进了现代工艺设计的创新发展。由段岩涛编著的《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4月版)一书,从传统金属工艺基础理论知识入手,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传统金属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景泰蓝制作工艺、创新设计、具体应用等实例为着重点,多角度呈现了传统金属工艺的创新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