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工印染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工艺美术种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手工印染包括扎染和蜡染,扎染又称绞缬,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蜡染,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扎染和蜡染图案艺术是艺术设计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2.
Problem solving and social support, as different styles of coping with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conflict, were examined among 86 H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hypothesized to differentially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family conflict on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attributions of blame on the adjustment of H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were exam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cial support buffered and problem solving enhanc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amily conflict on symptoms of distress but not on affect.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family conflict and self-blame on distress. Specifically, students who were more likely to blame themselves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distres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3.
袁妍  刘田田  夏帆 《包装工程》2024,(8):434-442
目的 黄平蜡染作为一种独特的蜡染技艺,广泛应用于亻革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强的艺术特征与审美意蕴,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平蜡染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图案的设计特点,探究其创作背后的造物思想,推动人们对黄平蜡染图案的深度解读,促进非遗艺术的创新和保护。方法 基于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收集黄平蜡染的图案资料,通过类比分析总结黄平蜡染图案整体的视觉表象及工艺,探索其设计特点,归纳审美特征,从源流出发探寻其造物思想。结论 在亻革家人的生活环境、社会体系与文化信仰的影响下,黄平蜡染产生了秩序与自由并进的设计特点。它是亻革家人面对现实时矛盾思想的外在表现,深入了解其思想有助于加深对当地非遗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伍建国  杨木生 《丝绸》2004,(2):30-32
通过对白蜡、石蜡、蜂蜡等物理性能的测定,分析不同组分的蜡的特性及所得到的蜡染效果,并对染料浓度、保险粉用量、氢氧化钠的用量等工艺因素对染色得色效果和花纹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丹  闫亦农  葛静静 《染整技术》2011,33(12):7-9,16,6
本文是为更好地解决传统蜡染、刺绣图案和现代人个性审美需求脱节问题,从整体上分析中国传统蜡染、刺绣图案与现代图案设计元素的差异,以方便设计师设计具有现代风味又不失民族风味的图案。  相似文献   
6.
覃伟  王宝升 《包装工程》2018,39(24):276-282
目的 探析基于贵州靛青蜡染产业的产品设计策略,打破原有单一的产品生产结构,丰富产品的内容体系。方法 对贵州蜡染自身特有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元素进行深度剖析,对蜡染产品的品类进行搜集、整理和统计。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方法和策略介入到蜡染产业中,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结论 通过对贵州蜡染产品体系的进一步认知,推动贵州蜡染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对基于地域性非遗产品的有效开发和运营起指导性作用,加大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工艺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民族图案符号手工提取效率低,图案组合创新设计困难的问题,以苗族 传统的蜡染和挑花图案创新设计为例提出传统民族图案风格创新模型。该模型将改进型的形状 文法与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风格迁移网络相结合,提取并编码民族图案构型框架,通过形状文 法生成大量民族图案构型框架图案,使用风格迁移网络快速提取民族图案中的底层特征,在框 架基础上迁移生成创新民族图案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指定框架的基础上生 成全新的民族纹饰图案,相对于直接使用神经网络对空白图像进行风格迁移生成的图案更加有 序。生成图案最终应用于苗族织物图案设计中,验证了该方法和设计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在计算机中生成和显示方块苗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块苗文动态构造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定义了实现方块苗文动态构造所需要的操作符,并以谓词规则的形式对方块苗文动态构造变换操作进行了描述。该方法仅需存储方块苗文构件及独体字的显现字符,通过对显现字符进行上下组合、左右组合、侧围组合来实现方块苗文的动态构造,为方块苗文字库中字形构件提取及合体字自动生成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9.
柴颂华  凌惠惠 《纺织学报》2012,33(4):115-118
蜡染是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蜡染图案里面有很多与吉数“3”相关的艺术表现,它利用联想、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等手法,再通过吉数“3”把其图案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直接表现出来,借彼显此,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效果。苗族劳动人民创造的蜡染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社会化,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就是吉数“3”在蜡染中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邱阳  武月琴 《包装工程》2022,43(4):265-271
目的 维护苗族蜡染的手工创作,提高蜡染创作效率与舒适性。方法 首先经实地调研,运用人因工程分析,观察苗族蜡染流程并结合手艺人的主观评价,发掘其中有待优化的工序和待改良的工具。随后对苗族蜡染开展画面研究,通过分解画面,先得到绘制较为繁琐且排列逻辑较高的区域,再分析其组合规律,进而提出模块化的重组思路与设计。最后以苗族蜡染的绘制特点和操作要求为基础,流畅度和舒适度为原则,对现有绘制工具进行改良设计。结论 通过人因工程和模块化的结合应用,将问题拆分为工具与画面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优化方案,以支持苗族蜡染的创造性而非重复性工作、降低初学入门的难度,以工具的改进助力手工艺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