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symbolization of colors as cultural codes, based on costume colors. In order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colors in cultural changes, we carried ou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ed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miotics. The range of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Korean costume colors, over diverse diachronic stages of Korean culture. For this study 1535 colo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measured with a spectrophotometer, and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ccording their diachronic stages of origin. As a result, red, blue, and yellow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colors during the Chosun Dynasty, a period based on Confucianism. These colors acted as cultural codes with cultural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Modern times pink, light blue, and black increased in frequency and represented the reception of western culture, the changing sex role of women in society, and utilitarianism. In these days, neutral colors and grayish tones of all color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lors of high frequency. The use of such col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dustrialization, mechanization, functionalism, and the changes of women's sex roles in the societies. They are used as cultural codes, especially to emphasize a rational and masculine image rather than a feminine image.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Col Res Appl, 32, 71–79, 2007;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col.20290  相似文献   
2.
分割法在女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分割法在女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系统地阐述分割法特点及其种类,分割法立体裁剪造型工艺处理技术五原则,使之对分割类女装的设计、制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此希望能提高分割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运用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图腾的角度介绍了彝族服装的几种主要的图腾纹样,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彝族服装的发展历史和生活、着装习惯。对我们理解民族文化和现代服装设计中图纹的运用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巴蜀地区丰富的纺织服饰文化资源入手,提出了建设巴蜀地区民族纺织服饰特色数据库的设想,探讨了建设内容与方法,指出了建设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景宁地区的畲族传统服饰为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服饰形制溯源入手,对其服装服饰的现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经济、文化冲击下畲族服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民族服饰需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满族萨满文化的宗教信仰和灵物崇拜的研究,从满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领域揭示满族服饰的意义,以便更好的传承满族服饰,让满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人物展演服装设计,是天津国庆彩车整体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主题设计、意象表现与造型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天津国庆彩车中展演服装设计的特质与创意点,指出展演服装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并以服装设计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述其它设计元素所不能表达的语意内涵。  相似文献   
8.
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一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便被认为是一种创新。他以建筑般的结构构建出的服装,与东方的哲学元素、各民族服装的民族性特征相结合,产生出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连贯性,形成了有史以来重装饰、轻结构的服装设计倾向。怎样将中国传统的服饰特色与丰富的服装结构相结合转化到中国现当代的服装设计中,积极创建华人品牌,并营造中国自己的精英消费阶层,是非常有必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街头文化,影响着当代服饰设计。文章从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入手,对涂鸦艺术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评述。其次结合图片说明涂鸦艺术在服饰色彩、图案、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应用,证实了涂鸦所产生的时尚性,能够对于流行更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通过涂鸦品牌服装的案例分析凸显涂鸦艺术进入当代服饰设计领域后所产生的魅力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服装流行色视觉评价指标体系在服装流行色预测、应用与研究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文章就服装流行色视觉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包括的指标进行了论证。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色彩自身多样形式的指标,二是色彩在不同载体上的多样形式指标。它们是色彩三要素配色形式、色彩数量、色彩三要素、色彩形状、色彩面积、色彩图地形式、色彩均衡形式、色彩装饰位置;色彩与材质结合的色彩肌理、色彩与材质经特殊加工的色彩肌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