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92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顶盖雪压静态仿真分析方法的雪压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偏差,并且不能反映顶盖实际变形的位置和整体变形模式。为改进静态仿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非线性显式计算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并以某乘用车为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及有效性,为顶盖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Particles and gases can deposit from the atmosphere to polar snow by several mechanisms. Dry deposition can be considered to consist of three steps: aerodynamic transport from the free atmosphere to the viscous sublayer near the surface, boundary layer transport across the sublayer,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surface. The particle dry deposition mass flux is dominated by the largest particles present in a size distribution. Wet deposition includes in-cloud and below-cloud scavenging, where the former refers to uptake of particles during nucleation of cloudwater as well as scavenging of particles and gases by existing droplets and ice crystals. Of all the wet deposition mechanisms, nucleation scavenging is often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particles in the polar regions. Finally, incorporation of particles and gases into fog droplets and subsequent settling of the fog to the snow surface can be an important removal process in regions of frequent fog. For Summit, Greenland, the total deposition of MSA, SO42-, Na+, K+, and Ca2+ during May 24-July 13, 1993 was dominated by wet deposition: this mechanism accounted for an average of 62% of the total deposition for these species. Fog and dry deposition accounted for 21% and 17%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l three mechanisms may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estimating total deposition of certain chemical species to polar snow.  相似文献   
3.
李欢  樊红  冯浩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17(12):1548-1553
3D GI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虚拟现实表现,其本质是可视化技术与GIS数据库的整合,以满足各种应用如生态农业、灾害预测等方面的需求。以GIS数据库的环境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雨雪的效果模拟,将GIS气象数据以实时的可视化形式逼真地表现出来。实验方法采用粒子系统,对单个点元赋予利用Photoshop制作的大面积纹理,这样采用的粒子数减少到普通粒子系统的十分之一,渲染速度为普通粒子系统的十倍以上,以较小的系统资源消耗达到了更加实时逼真的效果,对雪的动态堆积和雨水地面效果采用GPU加速3维渲染,原型系统同时能接受用户对实验环境如粒子纹理、雨雪量的设置。提出根据气象数据进行天气模拟的自适应策略,从而更加适应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265/70R17115S规格雪地轮胎的设计,外轮廓方面,轮胎的设计外直径797 mm,充气断面宽282 mm,轮胎的行驶面宽207 mm,设计行驶面弧高度8.5 mm,胎圈着合直径取值430 mm,轮胎的胎圈着合宽度237.8 mm,轮胎的断面水平轴位置取值0.96746;轮胎的胎面花纹设计分为长型花纹(M型、L型)与短型花纹(S型),3种花纹为交替变节距呈现,花纹深度10.4 mm,花纹饱和度68.16%。轮胎的施工设计方面:胎面挤出部件为全分层设计,可更好的区分胶种,功能性更强,胎侧挤出部件为双复合设计,冠带层的1#、2#带束层材料使用3×0.30HT钢丝帘线,胎圈部位的钢丝圈为斜六角形结构,更好的保证了成品断面钢丝圈部位,切割后呈近圆形;胎胚成型使用的设备是萨驰一次法成型机,胎胚硫化使用的设备是韩国东和液压硫化机,硫化工艺为氮气硫化。生产的成品轮胎的外缘尺寸、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郑涛  杨朔  刘伟  黄丹丹 《橡胶科技》2021,19(3):0138-0141
介绍235/75R15 FRD78非对称花纹雪地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直径722 mm,断面宽241 mm,行驶面宽度179 mm,行驶面弧度高7.5 mm,胎圈着合直径375 mm,胎圈着合宽度197.8 mm,断面水平轴位置(H1/H2)0.97729,胎面采用4条纵向花纹沟槽设计,花纹深度9 mm,花纹饱和度69.18%,花纹周节数36。施工设计:胎面采用分层挤出,胎侧采用双复合设计,冠带层采用锦纶66帘线,1#和2#带束层使用3×0.30HT钢丝帘线,胎体采用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帘线,采用一次法成型机成型、液压硫化机和氮气硫化工艺硫化。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强度性能、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均达到相应设计和企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矿石和乙酸为原料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新型无污染融雪 /冰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确定最适宜工艺条件为 :矿石与乙酸溶液的质量比为 1.2 ,乙酸浓度为 2 .6mol/L ,反应温度为 80℃ ,反应时间为 4~ 6h。介绍了新型融雪 /冰剂的机理、效果、对环境的影响 ,以及腐蚀性与毒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视频检测系统采集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上的交通数据,对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交通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冰雪路面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探讨了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上车速变化、车头时距分布特性,对比分析了冰雪路面与非冰雪路面上城市快速路交通流量与速度的关系,并建立了冰雪路面快速路交通流量与速度关系模型.研究成果将对寒地城市快速路的运营、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2008年初南方地区抗击雪灾中大量使用融雪剂清除冰雪,进而引发对融雪剂所带来危害的关注,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融雪剂对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腐蚀危害,提出合理除雪和科学使用融雪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光谱混合分析算法在积雪面积反演中存在的端元变化误差及运算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范数最小二乘算法(norm least squares,NLS)。为验证算法的精度和实用性,利用藏南地区的MODIS影像进行反演实验,同时采用全约束最小二乘法(fully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FCLS)和多端元光谱混合分析法(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MESMA)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范数减弱了积雪光谱的异质性,提高了积雪面积的反演精度,其反演结果基本跟真值保持一致,且用于反演积雪面积可行性高。同时,该算法反演的积雪面积相比FCLS具有更高的精度,相比MESMA具有更高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暗原色先验算法在处理含有大面积明亮区域的有雾图像时,复原图像会产生严重色彩偏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点的透射率修正方案.在分析暗原色先验去雾原理以及复原图像色彩偏移成因的基础上,对去雾模型进行推导,使用暗通道亮度与大气光数值接近度及像素通道间数值接近度作为明亮区域判定机制,得出更具普适性的透射率求取方法.明亮区域采用容差机制纠正错误估计的透射率,非明亮区域仍采用原透射率求取方式,并首次将改进算法应用到雪天模糊图像清晰化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使去雾图像清晰自然,可有效修正色彩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