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2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6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描述用于检测微振动的非对称型外差激光探针系统及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表明,系统检测灵敏度为1×10~(-4)nm/(Hz)~1/2将本系统用于检测薄膜电路在交变电热下的微振动以及表面波聚焦换能器的辐射声场分布,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偏振混合对双波长外差干涉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偏振混合在双波长外差干涉仪中所产生的误差,指出其是干涉仪相位抖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谢小川 《中国激光》1992,19(10):770-773
本文介绍了利用工作于Bragg衍射的Ge晶体声光调制器作为外差系统中的频移器来测量外差系统的噪声等效功率(NEP)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测试系统简单、信号光功率、偏频可调的优点。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4.
非接触型光外差轮廓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政  李柱 《计量学报》1993,14(3):177-182
本文介绍一种纳米级非接触型高精度光外差轮廓仪,它是基于普通光路的光外差干涉仪。工件表面被两束有微小频差的激光束所照射,其中一束经聚焦后用作测量光探针来扫描工件表面,另一束则用作参考光束。两束光经表面反射后产生干涉。测量信号和参考信号的相位差与表面的微不平值成正比。仪器的横向分辨率为2μm,高度分辨率为1 nm,它不需要对试样作大范围的调整,且可用试样自身作参考面。信号经光电转换后由微型计算机进行处理,它能快速完成测量、计算、显示及打印出各种参数和曲线。  相似文献   
5.
Low noise terahertz(THz)heterodyne detectors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niobium nitride(NbN) hot electron bolometers(HEBs)have been studied.The HEB consists of a planar antenna and an NbN bridge connecting across the antenna’s inner terminals on a high-resistivity Si substrate.The double sideband noise temperatures at 4.2 K without correction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from 0.65 to 3.1 THz.The excess quantum noise factor β of about 4 has been obtained,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Allan variance of the HEB has been measured,and Allan time up to 20 s is obtained using a microwave feedback method.Also,th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gain bandwidth(GBW)was measured using two dierent methods,resulting in same GBW value of about 3.5 GHz.  相似文献   
6.
外差效率是影响相干光通信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入射光为艾里斑分布,以高斯光为本振光为基础建立了外差效率模型,研究了高斯光束腰半径变化对外差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探测器半径和束腰半径的比值是1.53,且束腰半径和系数F的比值是0.8时,可以实现约为83.3%的最佳外差效率。光束腰半径的变化对外差效率的影响较大,随着本振高斯光束腰半径的继续增大,外差效率迅速降低,即系统性能严重下降。该研究对相干光通信技术中外差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崔岩 《半导体光电》2022,43(5):974-978
传统的星载变频通道存在易受电磁干扰、动态范围受限、带宽瓶颈等不足,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卫星通信系统中,可克服电域信号变频的局限性,提升星载变频通道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马赫-增德尔调制器(MZM)与相干接收的宽带微波光子变频技术,通过采用相干接收方法,能够实现较好的共模噪声抑制,并降低谐波失真的影响,同时结合抑制载波调制方式所带来的优势,有效改善了变频无杂散动态范围等指标。通过实验验证,其杂散抑制比优于60 dB,无杂散动态范围优于100 dB·Hz2/3,为新型星载微波光子变频方案设计、实际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We propose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the heterodyne mixing and polarization diversity tech- niques in radio over fiber (ROF) system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dispersion endurance. The generation of 2.5 Gb/s optical DPSK and PSK signals, fiber propaga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ver 15 GHz subcarrier are illustrated with very low sensitivity of -26 and -32 dBm, respectively. Moreover, based on the wireless polarization diversity techniques, w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the t...  相似文献   
9.
严蘋蘋  刘进  韩靓 《电子工程师》2006,32(12):12-14
介绍了UHF(特高频)频段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接入点的一种射频前端。该前端包括调制器、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解调器、频率合成器、增益控制和收发切换开关等电路。介绍了射频前端的实现方案以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测试。制作完成的射频前端集成在一块1 5 0mm×1 0 0mm的4层印制电路版上。该前端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W,接收灵敏度优于-100 dBm,收发切换时延小于1.5μs,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测量布里渊频移的全新简便方案.从2根传感光纤反射回来的光经光电探测器外差接收,通过分析传感信号和参考信号的相对关系进行布里渊频移的测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双光纤的引入省略了光的移频调制环节,简化了光路和滤波,降低了对光源的稳频要求,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增强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