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余飞  刘文明 《塑料工业》2013,41(8):7-11
以天冬氨酸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了3-[(苄氧羰基)-甲基]-吗啉-2,5-二酮,再与丙交酯共聚合成聚(乳酸-天冬氨酸),并用FTIR、1H 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3-[(苄氧羰基)-甲基]-吗啉-2,5-二酮与丙交酯的共聚反应,探讨了不同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对共聚物与PLA的亲水性以及降解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3%,聚合时间8 h,聚合温度160℃时,共聚物的特性黏数最大;改性后的聚乳酸亲水性能、降解性能都优于聚乳酸。  相似文献   
32.
对淮南谢家集矿区矿充水类型、涌出变化特征、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矿区矿井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利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3.
丙烯氧化制环氧丙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氧丙烷 (PO)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目前工业采用氯醇法和间接氧化法生产。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严重缺陷 ,有待于改进。本文主要介绍丙烯直接氧化法制取PO的近期进展 ,指出了丙烯直接氧化法研究的难点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淮南矿区矿井充水类型、涌水变化特征、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淮南矿区矿井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利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5.
通过增加钴、镍、铬、钛的比例可以提高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从而达到提高金刚石工具寿命的目的,但是过硬的胎体降低工具的切削效率.为解决寿命和效率的矛盾,采用预合金粉末替代单质金属粉加入胎体粉中热压烧结,使得胎体粉和金刚石颗粒之间形成钎焊连接.简述了金刚石工具中人造金刚石的存在状态,分析了金刚石从出刃、刻划、切削、磨损、暴露、破碎到脱落的使用寿命过程,指出工具使用中大量的金刚石并非磨损失效,而是以破碎、脱落形式流失.分析了金刚石脱落、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金刚石把持力不够导致了金刚石早期脱落.研究结果表明:预合金粉末法可以实现胎体与金刚石的钎焊连接,预合金粉末的成分和热压烧结工艺决定了对金刚石的钎焊连接的效果.应用结果显示:预合金粉末中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预合金粉与金刚石的亲和力强,在烧结过程中可以实现胎体与金刚石的钎接,使金刚石的出刃高度大大提高;预合金粉的熔化温度区间与烧结温度相匹配,避免了刀头的毛刺、飞边,减小裂纹发生倾向.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目前对阻抗上室式调压室突弃全负荷时涌浪的研究主要为数值解法和图解法而无解析解法,从调压室基本微分方程和调压室水位波动的规律出发,并结合断面不变的阻抗式调压室的涌浪计算的显式公式,分别推导了阻抗上室式调压室最高涌浪和水位波动的第二振幅的精确隐式公式和显式公式.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两种解析解法简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37.
煤矿智能开采工艺与装备对于地质条件适应性不足,亟需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构建高精度透明化的煤层地质模型。以山西某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为例,选择陷落柱、断层、褶曲等较为发育的XY-S工作面,利用勘查、生产阶段获取的地质数据,递进式构建了设计阶段的黑箱模型、掘进阶段的灰箱模型、回采前的白箱模型和开采中的透明模型;以XY-S工作面总长7 400 m掘进巷道、1 470 m推采范围的实测数据作为统计依据,对不同模型的地质建模精度进行实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煤层底板标高的建模误差:黑箱模型10~20 m(仅有钻探数据时)、5~10 m(钻探+三维地震),灰箱模型和白箱模型0~5 m,透明模型0~1.0 m;②断层、陷落柱的控制程度:槽波解释的3条落差为1.5 m以上断层验证可靠,直径为20 m以上陷落柱的解释准确率平均75%,但是槽波探测的陷落柱范围明显偏大、推断的异常区偏多;③煤厚预测误差:主采煤层平均厚度2.70 m,黑箱、灰箱、白箱模型煤厚预测最大误差为1.5 m、均方误差0.5 m左右,透明模型的煤厚预测误差小于0.30 m,但是可统计的实证点偏少。按照智能开采工作面地质模型梯级构建的思路,智能开采前白箱模型的建模精度只能满足自适应截割模拟开采的需求,急需研发随采智能探测、孔中地质雷达、视频煤岩识别等新技术新装备,实现工作面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为煤矿智能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38.
该文在对LDPC码的译码算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校验矩阵中含有的环对译码算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置信传播算法基础之上的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及时切断消息在环上的重传回路,可消除因校验矩阵中的环回传原始信息对译码造成的影响,保证优质的原始信息能尽可能地传播到其能传播的节点,从而提升了LDPC码的译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在低信噪比的信道中,该算法具有相当于传统算法的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在良好的信道条件下可以取得比传统算法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