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代采矿工程专业的社会职责和基本属性,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分析新形势下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集思想、专业、实践、日常和亲情教育的"五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超宽带(UWB)穿墙雷达的脉冲发生电路,讨论并分析了UWB中几种常用窄脉冲产生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基于雪崩三极管和射频双极性晶体管的雪崩特性,设计并制作了UWB脉冲电路发生器,指出电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改进脉冲性能的方法,并获得亚纳秒级的超短、快速前沿的单极性UWB脉冲,幅度为28 V,宽度为0.95 ns。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利用高特异性人流感病毒的核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建立同时针对流感A、流感B进行检测快速现场诊断方法,同时评价方法灵敏度,特异性等性能,并对比同类参比试剂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比较试剂盒与市售产品的符合率.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对流感A型毒株,B型毒株的检测灵敏度均可以TCID50达到1∶1000倍稀...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二甲苯吸附分离装置模拟移动床工艺技术,针对吸附塔压力控制初期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通过分析工艺过程和压送循环流量控制的特点,对压送循环流量控制进行了优化,解决了压送循环流量在区域切换时无法稳定控制的问题;采用A/B塔塔底压力的交叉控制策略,使得吸附塔压力始终保持稳定,满足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5.
城市污水回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刘晓云 《上海化工》2006,31(7):33-36
城市污水再生水作为城市供水的一种新的可靠水源正在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对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回用途径展开了综述,并对回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城市污水回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
棉织物的耐久性阻燃整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Pyrovatex CP和CFR-201阻燃剂的阻燃性能和耐洗性能相比较,探讨了传化阻燃剂阻燃整理时阻燃剂、交联剂、催化剂用量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阻燃整理工艺:阻燃剂用量370g/L,交联剂用量55g/L,催化剂用量为15~18g/L,焙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3和3min。利用热重分析对阻燃织物和未阻燃织物的热裂解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裂解温度、失重率、残渣量等变化原因,研究其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27.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以其非热、微创的独特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消融不彻底与肌肉收缩这2个问题;高频双极性脉冲作为新式脉冲形式可在肿瘤组织中产生均匀电场来解决肌肉收缩难题,同时与传统脉冲相比能有效缓解肌肉收缩。为此,以SKOV–3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JC–1荧光探针分子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研究发现:传统单极性脉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机理主要是对细胞膜的不可逆破坏,继而导致细胞坏死;ns高频双极性脉冲虽然与传统脉冲具有相同的电场强度与高电平时间,但却不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而μs高频双极性脉冲不仅能有效诱导细胞坏死,而且通过活性检测发现也可能诱导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μs高频双极性脉冲能作用于线粒体使线粒体膜电位崩溃;同时也检测出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凋亡蛋白的表达。该研究结果表明μs高频双极性脉冲不仅可诱导细胞坏死,而且可启动线粒体凋亡程序来杀死细胞。  相似文献   
28.
刺参体腔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刺参体腔细胞可分为四种类型: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大颗粒细胞呈圆形,直径约5~10μm,胞内充满1.5~3μm的高电子密度颗粒;小颗粒细胞圆形,直径约7—8μm,细胞颗粒0.5—1.5μm;透明细胞形状不规则,直径约5~7μm,胞质较透明,细胞核大、着色浅,细胞表面常有伪足形成;淋巴样细胞多呈圆形,直径5μm左右,细胞核大、着色深,胞质较少。  相似文献   
29.
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合理确定隔离矿柱厚度对保证过渡采场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隔离矿柱力学模型,分析隔离矿柱破坏特征,建立了隔离矿柱的系统总势能关系式;基于突变理论,推导出隔离矿柱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根据尖点突变模型失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建立了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的计算模型。将此计算模型应用于研究鄂东某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隔离矿柱厚度,理论计算的隔离矿柱厚度取值范围为15.49~19.36m。在数值模拟验证和工程试验生产中,取隔离矿柱厚度为17.50m时,隔离矿柱处于稳定状态。理论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突变理论可解释隔离矿柱失稳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隔离矿柱安全厚度计算模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30.
在介绍软件复用、软件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几种传统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构建元素复用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