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1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风光氢联合式独立发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卢继平  白树华 《电网技术》2007,31(22):75-79
提出了一种独立使用的风光氢联合式独立发电系统,该系统由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氢能系统(包括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等)及其他系统单元组成。各单元通过2条直流总线联接,并采用功率流控制。由于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所输出的功率随风速和日照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采用燃料电池系统与超级电容堆与风光发电系统配合使用,以保证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可靠的供电性能。当风能与太阳能充足时,风机与光伏阵列可满足负荷的需要,同时还可向电解池供电;如果不能满足负荷的需要则由燃料电池提供额外的电能,同时由超级电容在短时期内向负荷提供燃料电池最大功率以外的那部分电能。最后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以西藏边远村落为例对该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供电系统可以用于以西藏为典型代表的风速和光能变化较大的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42.
在输电服务价格设计中计入可靠性分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提出在输电服务定价中计入系统可靠性分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项工作:①确定单位可靠性价值;②量化各类用户对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③把可靠性分量整合到费率设计中。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按照网内负荷、过网和发电等各类用户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计算其应付费用或应得补贴。可靠性分量通过价格信号迫使系统中所有参与者(电力公司和用户)分担它们对系统可靠性的责任,并送出一个激励信息以鼓励新发电机的正确选址。该方法也反映了输电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收需要。并用加拿大BCTC公司的实际例子解释了所提方法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43.
弱刚度结构件具有刚度差和材料去除量大等特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其加工变形,尤其对于精度要求高且厚度不均匀的弱刚度结构件,更有必要研究切削加工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控制弱刚度结构件的加工变形提供基础。根据正交切削理论和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切削加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材料为40CrNiMo的变厚度弱刚度结构件进行了切削加工模拟,对切削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通过对比不同切削参数情况下残余应力的分布,得到了残余应力随切削参数的变化规律;将变厚度弱刚度结构件的加工分为二次等厚度的切削加工,通过与一次加工得到的残余应力进行对比,得到了2种不同加工工序对变厚度弱刚度结构件的残余应力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4.
为同时提高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应对现代电力系统对实时负荷预测的更高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数据流在线分割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负荷发展的时间趋势,利用数据流实时处理技术进行超短期预测,然后结合蕴含天气因素和负荷周期特性作用的短期负荷预测结果,对分割点的实时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其快速分段预测能力,避免了重复建模,提高了预测速度;对分割点的实时修正处理有效地增加了历史信息利用率,降低了分割点误差,使预测精度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采用实际负荷数据检验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速度均优于几种常规超短期预测算法,同时降低了拐点预测误差,在天气突变时也具有稳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5.
提出一种包含大规模风电场电网的VCA(电压控制分区)方法:将风电场最经常出现工况的功率作为其在潮流计算中注入功率,求出该工况下包含所有节点耦合信息且计及PV耦合的无功电压满维灵敏度矩阵;利用定义的电气距离使电源节点和负荷节点同步参与聚类分区过程,一次性得到分区结果,优于传统只对负荷节点进行分区再人为将电源节点归并的方法。采用风电场最常出现的工况功率,分区结果可以适应于风电场的大部分出力工况。通过对包含大规模风电场的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了动态分区,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准确的线路参数是进行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基础。目前的线路参数计算方法通常是基于两端数据同步的,而实际中采用录波器记录的两端数据存在采样不同步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不同步两端采样数据的参数计算方法,其由于消除了不同步角对参数计算的影响,故可准确计算正序及零序分布参数。通过仿真计算,发现该方法的确不受故障类型及不同步角的影响,能准确计算正序及零序分布参数,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但查找发生在带分支配电线路中的单相接地故障点比较困难。针对该问题,通过在线路最长分支末端健全相设置人为接地点,将单相接地故障转化为两相接地故障,在人为接地相回路电压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故障区段预判算法,在故障相回路电压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故障测距算法,并提出了故障区段预判结果检验和校正算法。理论推导和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证明了上述算法最终定位误差在0.01 km以内,能以单侧信息定位单相接地故障点,即使线路分支数增加也不会带来测量与计算工作量的增加,且特征量的波形可以由微机保护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记录,因此对于配电网十分实用。  相似文献   
48.
刘贵富  卢继平  徐玉韬 《电网技术》2012,36(10):178-183
研究了常规最小均方二乘自适应滤波算法应用于低频振荡的基本原理,以及最小平均M估计(least meanM-estimate,LMM)算法的基本原理。首次将LMM算法应用于低频振荡模式的在线辨识,采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时域仿真数据和某电网的同步相量装置(phasormeasurement unit,PMU)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验证了LMM算法在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的鲁棒性和有效性,对稳态类噪声数据和动态数据均可辨识,并能消除异常数据对辨识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针对多模式次同步谐振中暂态扭矩放大现象,将轴系扭矩视为轴系对冲击力的响应,建立了一个轴系扭矩与扰动清除时间关系的简化四自由度模型。对该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法,推导得到了轴系扭矩与扰动清除时间关系的显式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扰动所激发的发电机轴系各自然振荡频率均以余弦形式参与轴系扭振,并且在其自振荡频率半周期的偶数倍时切除扰动,则可使轴系扭矩峰值取得较小值。运用PSCAD/EMTDC对上都串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通过节点修正导纳矩阵的逆矩阵和离线潮流的解,得到所研究节点的自阻抗和该节点的开路电压,即是两节点网络的等效阻抗和等值电源。在系统网络化简的基础上,对电压稳定性指标进行了推导,该指标能够对节点电压稳定性及稳定程度有明确的判断。求解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发电机电源的内阻抗和节点负荷的影响,而且求解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避免了以往戴维南参数求解过程中出现的零点漂移问题和网络变化导致的戴维南参数误差较大情况。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