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6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反应性增容使PP的结晶峰温明显提高,结晶速率增大,球晶细化;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明显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减小。在环氧功能化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3%,反应性增容剂氨基化PP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从115.8℃升到125.6℃,熔体流动速率从11.0g/10 min降到8.5 g/10 min。  相似文献   
272.
周红军  罗颖 《广东化工》2007,34(1):83-85
原子力显微镜(AFM)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显微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样本制作方便等优点,在高分子研究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其在高分子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73.
通过把n-值ukasiewicz命题逻辑中公式的概率真度函数抽象为模态词,把概率真度函数的基本恒等式抽象为关于模态词的公理,建立一个模态化的形式推理系统,构建其语构理论及语义理论,证明该系统关于概率真度函数的完备性定理,从而为概率计量逻辑奠定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27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不同步采样数据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利用线路双端电压和电流量进行故障测距,从而保证测距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对于不换位三相线路,采用模分量法,使相互耦合的相空间三相线路解耦为相互独立的模量.为了避免求解导数的复杂性,该文采用Powell方向加速法进行求解.仿真计算表明,算法对整个线路长度区间内的任何故障点都能精确测距.  相似文献   
275.
中长期电力负荷灰色预测的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灰色预测的一种新方法——二次迭代拟合方法。该方法是在原有GM(1,1)模型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原始数据将模型进行二次迭代拟合,使得参数的值达到最佳。根据“远小近大”的思想,在拟合中使用了加权最小二乘法,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二次修正。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精度,是一种理想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76.
从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出发,论述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改革的方案,总结改革的实施情况,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77.
周红军 《生活用纸》2009,(24):19-20
谈判的最后临门一脚、就是应该在客户兴趣最高峰点上,顺着客户的谈话,承上启下地提出签单要求,并注意签单时不慌不乱、不多话、不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278.
氧化锌的脱硫性能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氧化锌脱硫反应机理和反应行为。分述了氧化锌在IGCC和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氧化锌脱硫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9.
简单介绍甲乙酮装置副产氢气基本工艺包设计、项目情况和主要内容,突出其吸附—解吸新工艺,可按具体情况转化为实施性的甲乙酮装置副产氢气提纯装置建设、工艺包设计。  相似文献   
280.
郭博文  罗聃  周红军 《化工进展》2021,40(6):2933-2951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是构建未来清洁社会的重要支撑。在众多制氢技术中,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电能,并通过电解水制备高纯度氢气是最具潜力的制氢路线之一。本文在介绍三种电解水制氢技术及核心部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电解水析氢催化剂,特别是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及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本文最后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耦合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简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项目的开发进展。文章指出,随着电力成本下降,高效、稳定、经济的析氢催化剂的开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将成为解决能源消纳、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我国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