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化学镀碳纤维增韧补强莫来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分别镀上Ni、Cu和Cu Ni镀层,以这种表面改性碳纤维与莫来石陶瓷复合,制备表面改性碳纤维增韧补强莫来石基复合材料,研究各种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度、尺寸变化率和孔隙度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纤维可以显著地提高材料的性能,表面改性碳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尤其是铜镍复合镀碳纤维的效果更好,其横向断裂强度可达基体横向断裂强度的2.3倍,断裂韧度可达基体断裂韧度的3倍,增韧补强后的复合材料的尺寸变化率和孔隙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2.
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氧化物固体电解质SrCeo.85Yo.15O2.925,研究了单体与网络剂的配比、烧结温度等参数对相平衡关系和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与网络剂的质量比是5:1,在1300℃烧结可以合成出单相钙钛矿结构的SrCeo.85Yo.15O2.925.样品的致密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300℃烧结出的样品密度大约为理论密度的95%;电导率随着样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700℃时样品的电导率大于0.10 mS·m-1.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3种复合组织单面纬编织物的编织工艺,包括:"四合一"T恤面料、泡泡纱复合面料、褶纹复合面料。编织工艺中重点阐述了三角排列、织针排列和穿纱方式。对针织面料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基于FLUENT微坑环形表面间隙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存在的以微坑表面组成的环形间隙流场的实际问题,利用FLUENT软件技术成功地对微坑环形表面间隙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且与光滑表面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能真实反映微坑环形表面间隙流场流动,为诸如此类型的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恒久动力,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对企业打造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曙一区超稠油自1997年投入开发以来,随着开发水平提高,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井底温度、压力测试,油层动用程度测试,井间连通性测试及流体性质测试等.完善的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有效指导了油井增产措施及SAGD开发动态调整,通过监测认清了剩余油分布状况,指导直井调剖、分选注、三元复合吞吐等增产措施的实施,指导水平井注汽管柱下深、双管注汽措施及组合式注汽等措施的实施,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井开发效果.通过对SAGD先导试验区的井底温度、压力及蒸汽腔发育状况进行监测,有效指导开发动态调整,确保先导试验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7.
三相逆变器共模传导电磁干扰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测进而抑制三相逆变器的共模传导电磁干扰(EMI),需要研究其建模和分析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三相逆变器各个开关管的开关状态的分析,得到了三相逆变器共模传导EMI干扰源的简便表示方法,进而提出一种由共模传导EMI干扰源和传播通道模型构成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实验测量和电磁场数值计算,获得等效电路中的各个高频参数。对其共模传导EMI进行仿真和实测1,50kHz~30MHz频段的仿真与实测频谱基本吻合,说明采用本文方法建立的共模等效电路模型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作为计算评估三相逆变器共模传导EMI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8.
孙旭东  高宏礁 《电子质量》2004,(7):17-18,21
系统介绍了基于GSM11.10规范的GSM手机语音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工程实现,分析了各部分的设计要求,给出了不同系统设计方案下的参数设计和测试方法,最终形成一致性良好的满足网络和用户要求的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59.
采用中试规模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对某造纸厂的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TMBR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并与造纸厂原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进水条件下.MBR出水水质明显好于原有系统二沉池出水水质。在污泥浓度(MLSS)9000mg/L、水力停留时间22h的条件下,MBR出水CODCr平均66.4mg/L、CODCr去除率达94.6%。  相似文献   
60.
针对当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的发电机电流波形差、输出电压低和变换器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发电机和变换器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案。通过引入以永磁发电机电枢电感为升压电感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法,实现了发电机电流波形与功率因数以及直流母线升压等控制。介绍了新方案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算法,并给出了系统工作的参数条件。搭建了基于dSPACE的快速控制原型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新方案的正确性,为后续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