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某航空发动机供油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裂纹失效问题,为明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通过观察供油管外观、裂纹断口分析、金相组织检测、硬度试验、强度计算等工作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最终结论为:导管裂纹处为疲劳裂纹,导管活动接嘴处焊接变形量较大,与相邻导管进行插入式装配后会导致两导管未对中装配,从而引入装配应力,管路长时间工作后,受振动应力作用,焊缝处强度薄弱环节产生疲劳裂纹,最终造成供油管开裂。文中对导管接头焊缝处采用自动焊,减少打磨次数,控制焊接变形量,为保证插入式连接处有充分的轴向活动空间,避免对导管造成附加应力,建议插入式连接尽量保证活动接头在中间位置,以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2.
为准确获得TC21钛合金塑性加工的变形特征和热加工条件,合理设计锻造工艺参数,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TC21钛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30~101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采用Arrhenius双曲线正弦函数推导出TC21钛合金本构方程。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ynamic Materials Model, DMM)建立了TC21钛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变形条件下,该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根据热加工图确定了合金的热加工安全区域为:变形温度为900~940℃、应变速率为0.01~0.05 s-1和变形温度为970~1010℃、应变速率为0.01~0.08 s-1。  相似文献   
133.
本文考虑当前研究都忽略的边缘节点计算资源对任务分析延迟、准确度相悖的影响所带来的权衡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配置视频分析任务在边缘的带宽和计算资源的分配策略,通过资源在线分配,实现延迟与准确度的最佳权衡。方案通过优化带宽与计算资源目标,最大化目标函数,即在降低延迟的情况下最大化准确率。其中由于显示数据集缺乏,利用模拟、仿真技术,通过最小化误差函数法获得了准确度函数拟合;同时利用梯度估计法,找到目标函数的梯度下降方向,通过不断迭代来求解最小值,以解决神经网络不可知性带来的无法直接获得梯度的问题。最终通过仿真对照试验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能够高效降低网络负荷,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及性能水平。本文同时讨论了以边缘-云协作的架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4.
为探究处理渗沥液膜浓缩液的浸没燃烧蒸发系统的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5个项目排气筒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指标及其排放速率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各检测项的值均低于相关标准要求值。根据《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对其中2个项目(L、X项目)的恶臭污染物进行检测,各检测项的值均低于相关标准要求值。为探究现场异味来源,选取以沼气作为能源的项目L对非甲烷有机物进行监测,项目L的沼气中共检测出55种非甲烷有机物,其中高于人体嗅阈值的有18种,蒸发器的不凝气管道中仅检测出19种非甲烷有机物,且均低于人体嗅阈值。蒸发器对沼气中非甲烷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故蒸发系统的异味源不是沼气。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应急项目D,其蒸发系统处理的浓缩液污染物含量比常规填埋场渗沥液浓缩液的水质高。监测项目D蒸发器不凝气管道中的非甲烷有机物,在其不凝气出气管道中,存在17种非甲烷有机物,其中超过嗅阈值的有4种。对常规填埋项目L的蒸发器不凝气出气管道进行监测,测出9种非甲烷有机物,且其值均低于嗅阈值。结果表明浓缩液水质是其成分种类及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5.
针对人工设计特征复杂和传统的自动化方法在目标识别和检测上准确率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Faster-RCNN的目标区域定位方法。由于被检测目标尺度变化大,为了解决原始Faster-RCNN网络结构对于小目标区域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多尺度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检测算法,改进了神经网络的结构,使网络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低层和高层的特征,提升了网络对于小目标区域的检测能力。修改原始网络中锚框设定方法,通过聚类算法来确定不同尺度的特征图的锚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的背景下均能实现对目标较好的识别与定位,对小区域的检测能力显著提高。检测精度由原始网络结构的79.60%上升到95.39%,提高了15.79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6.
针对时频方法用于真空接触器故障诊断存在特征遗漏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利用模态时频图描述振动信号特征,并融合ResNet50的故障辨识方法。首先设置故障模拟方案,并采用下采样处理方法,丰富样本数据库。其次采用灰狼优化算法,搜寻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的最佳参数,将复杂振动信号分解成最佳中心频率、有限带宽的固有模态分量。最后,提出一种模态时频图提取特征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将模态分量生成模态时频图,充分提取特征,并融合ResNet50辨识故障类型。以ZKTJ–400/1140型真空接触器作为实验对象,故障识别率达到99.38%。通过与其他时频图故障诊断方法对比,所提方法准确率明显提升,为精确感知一次设备状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热加工工艺不同变形参数对TC21钛合金塑性成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影响,本文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研究了TC21钛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以TC21钛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为基础,通过对TC21钛合金的位错密度模型、再结晶形核和晶粒长大模型的推导,建立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对TC21钛合金β单相区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结合元胞自动机模拟结果分析得,在β单相区内该合金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变形温度成正比,而与应变速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38.
为深入认识大幅度构造抬升引起的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特征及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3亚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超压判识图版和数值模拟技术,综合考虑构造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孔隙回弹、超压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等作用,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目的层不同岩性地层由异常高压转变为异常低压或近常压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总结了其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规律。研究区长73亚段早白垩世末期超压成因主要为生烃作用和欠压实作用,砂岩层超压主要来源于邻近烃源岩的超压传递;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回弹和温度降低主导了研究区长73亚段砂岩异常低压的形成,脆性破裂泄压和温度降低使得长73亚段泥页岩形成弱超压或近常压。研究区长73亚段顶底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时间不同步,使得顶、底2套富有机质泥页岩与其夹持的砂岩间具有较大的油气运移动力(源储过剩压力差),其大小为16~22 MPa;同时,油气保存过程中裂缝已闭合的顶部泥页岩封盖层仍与其下覆砂岩保持着约1.42~6.80 MPa的过剩压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