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从斯仑贝谢的浴盆试验到现代核物理测井,地层测井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业的支柱之一,让地质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地下情况。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讨论了一种优化过的低凝胶硼酸(OLGB)压裂液系的低温应用。此液系不靠单独的组分来维持pH值 ,而是将一种缓冲剂与交联剂结合成一种单一组分来调节pH值 ,以获得好的交联效果 ,从而使现场应用既简便又可靠。文中对该液系的粘度、滤失、支撑剂静态沉降及动态携砂等一系列特征的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此外 ,还列举、评价了若干取自南、北美洲的油田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5.
46.
建井工程中一种常用的完井方法是坐放一个可取式或永久式生产封隔器 ,来封隔和控制来自生产层的压力和液体。为了提高效率 ,优选的封隔器坐封方法是采用一趟起下管柱水力系统。封隔器用生产油管一趟管柱下井。将一电缆或连续油管盲塞下到封隔器下方的坐放短节中 ,以封堵油管 ,随后封隔器利用水力压力得以坐封。一趟起下管柱水力系统要求修井作业 ,这可能要消耗掉 12~ 4 8h的钻机占用时间 ,而且还会引发出电缆或连续油管及相关工具落井的风险。一个能满足上述要求更为合适的坐放系统 ,不仅具备了现有一趟管柱水力系统的所有特点 ,而且无需堵住油管柱和进行相关的井下作业 ,具有这些能力的是两种最新的、一趟起下管柱、遥控的静液压完井系统。其中一个系统依靠压力脉冲通信实现启动 ;另一系统依靠井的绝对压力启动。这两种系统目前正应用于墨西哥湾、大西洋海域、北海和南阿根廷 ,在巴西和菲律宾还有其他的井已列入完井计划。  相似文献   
47.
有杆泵深抽管柱的力学特性与锚定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杆泵井中,油管、抽油轩和抽油泵组成一个复杂的力学系统。本文讨论了自由悬挂油管的下郜在抽油过程中发生的螺旋弯曲效应和呼吸效应,即这两种效应产生的原因,影响与对策。介绍了阻止或减轻两种效应的手段,如各类油管锚与尾管的应用。还介绍了具有江汉特点的油管锚的研制和试验情况。最后执如何使用锚定装置总结出了几点规律性的认识并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8.
文章对对称阀和非对称阀对非对称缸的位置控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统一的系统流量方程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在Stewart并联液压驱动六自由度平台中。运用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9.
以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的动力电池箱为对象,对钴酸锂电芯的液冷系统进行研究,设计降低电池箱最高温度、提高电池包热均衡性的液冷系统.利用Criuse软件建立四电机方程式的整车模型,分析比赛工况下电池箱参数变化;利用ANSYS/Fluent软件对电池生热机理及单体热特性进行分析,指导液冷系统设计.利用ANSYS/Fluent/Icepak软件对液冷系统和传统风冷进行了仿真对比.  相似文献   
50.
加拿大C-FER技术公司、新示范工程公司(NPEL)和超过39个石油开采商和设备供应商联合的集团公司,花了六年时间研制和试验了一种井下油水分离工艺,由水力旋流分离器和普通抽油设备组成。截止1996年底,采用电潜泵、螺杆泵和有杆泵系统,在范围广阔的各种条件下,共完成18次以上矿场试验。在起初的电潜泵样机应用中,产水量下降程度达到97%,一般排到地面液体的水油比可以降低到2以下。完成的矿场试验和取得的关键性成果包括:产油量增加、产水量下降、被预测的储量采收率增加和影响应用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一般因素。还对所克服的困难、该技术潜在的应用和挑战一起进行了讨论。可以预料,在水管理方面,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很快改变工业上油水分离工程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