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95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张里 《广东电子》2010,(11):80-80
如果有人不嫌折腾,硬要玩文字游戏,把门到门的"送货上门"服务肢解为"上楼配送"和"下楼接货",那他真的很无趣。  相似文献   
42.
张里 《广东电子》2013,(21):55-55
内部实施全民总动员、外部征召10万淘女郎、再邀来网络大V助拳……为了力挺阿里移动社交工具“来往”,虽说这套组合拳打得“土豪”味十足,也算是马云正式向微信下达的战书。这次,马云没有像抢回支付宝控制权那样使用不入流的损招,而是做得光明正大。  相似文献   
43.
张里 《IT时代周刊》2010,(15):80-80
一把冷冰冰的铁锁,锁住了绿坝软件的未来,却锁不住人们对一年前旧事的反思。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去年由工信部推广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北京项目组,因经费问题已经关张,位于北京华杰大厦B座411室的该项目组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室内没有了桌椅和办公设备,近30名员工遭遣散;  相似文献   
44.
张里 《程序员》2002,(11):27-29
“抓住了中国的软件人才,就等于抓住了中国的软件市场。”这是世界大型跨国IT企业公认的占领中国软件市场的最优方式。先有微软先声夺人在北京设立洲际研发机构吸纳人才,近有Oracle公司3年内将在深圳建立全球最大的数据库中心。大型跨国IT企业在中国扮演的一切角色,都表明了他们的“醉翁之意”。“蓝色巨人”IBM公司作为世界IT领袖企业自是不甘人后。从2002年下半年始,他们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眼球大战”,因为,IBM要明正言顺地为自己披上软件“外衣”。中国软件人才再次成了他们的紧盯对象。  相似文献   
45.
必须强调的“三个必须” 1994年王玮(George Wang)博士来华策划创立IBM(中国)研究中心(编者注:以下简称研究中心),1995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叶天正博士是从1998年下半年来到研究中心担任主任至今,他见证了研究中心的每一次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和世界上取得的进步.他都一一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搬迁到昊海大厦之前,研究中心位于上地六街的华发大  相似文献   
46.
张里 《程序员》2003,(3):24-26
2002年,华为和托普公司的不理智招聘让国内很多开发人员心寒:一个想揽尽天下可用之才以打击对手;一个试图成功炒作以谋求资本上市。2003年初,春寒正料峭,可新的人才趋势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来,对人才的引进,国内的软件企业是到了该从维护并健全人才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虑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7.
《程序员》杂志2003年第4和第5期分别记录了香港和台湾程序员的部分现状。事实上,随着中、港、台三地IT公司间合作交流日益增加,三地开发人员的工作接触也多了起来。基于不同的教育体制、职业素养和价值体系,三地开发人员必然存有认知差异和对其它两方的不熟悉。那么,三地IT业者得到的是怎样的培养?他们是如何看待另两地同业?大家在观念上存有哪些异同?这是本次对话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48.
碰撞     
张里 《程序员》2003,(7):14-17
《程序员》杂志2003年第4和第5期分别记录了香港和台湾程序员的部分现状。事实上,随着中、港、台三地IT公司间合作交流日益增加,三地开发人员的工作接触也多了起来。基于不同的教育体制、职业素养和价值体系,三地开发人员必然存有认知差异和对其它两方的不熟悉。那么,三地IT业者得到的是怎样的培养?他们是如何看待另两地同业?大家在观念上存有哪些异同?这是本次对话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49.
50.
作为未来数字家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清晰彩电(HDTV)市场大战的硝烟已悄然升起,在这场斗争中,后来者康佳将遵从怎样的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