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立,赋予了横琴更开放的政策探索空间,粤澳合作在国际层面是我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举措,在国家层面是探索“一国两制”治理的创新试验,自身层面是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深度融合。横琴粤澳合作重点从经贸合作,逐步走向面向多元人群的深度合作,独特内涵主要体现在建立关注生活的综合新平台、趋同澳门国际化标准的新高地以及制度创新的社会融合新示范。以多元人群的诉求作为撬动点,以多元人群融合发展为突破,探讨横琴在产业、民生、旅游、制度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合作创新与示范:带动多元就业平台的产业深度合作、服务全年龄段的民生深度合作、吸引全球游客的旅游深度合作、衔接澳门的制度深度合作。从而探讨横琴的粤澳深度合作路径,为大湾区其他粤港澳深度合作平台探索新样本,丰富一国两制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方煜  刘倩 《城市建筑》2011,(2):46-5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用3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200年的城市建设历程,在某种意义上也经历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城市建设弊端和教训。发达国家在一轮轮的城市化浪潮和经济社会转型中,不断进行着城市设计学科的创新和探索,积极应对城市问题,如美国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针对市中心衰败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心区复兴和更新计划①。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推动我国“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创新功能、创新活动提供空间载体的城市创新空间,正在走向都市核心区。深圳正在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湾承担着实现创新发展核心引擎的作用。以深圳湾城市创新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数据分析,解读了深圳湾的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空间格局等创新特征;以深圳湾的三大城市创新空间片区梳理深圳湾多元创新空间实践的生态空间、居住空间、文化空间等创新要素,总结出深圳湾在生态吸引力、宜居新活力、文化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等四个方面的创新发展逻辑及面向未来的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方煜  王泽坚 《城市规划》2001,25(7):71-74
沙头角海滨区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东南部地区。规划用地总面积 66 64ha。沙头角海滨区是未来整个盐田区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区。1 潜在优势与需求1 1 城市资源分析( 1)背山面海的良好自然条件 :梧桐山 :海拔 94 4m ,深圳市最高峰 ,是城市郊野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 ,也是港澳、深圳居民避暑消夏游览度假胜地。大鹏湾 :是深圳东部海岸线的第一湾 ,毗邻沙头角口岸 ,与香港隔湾相望 ,自然景观开阔雄伟 ,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 2 )“中英街”特殊的商业及历史文化 :“中英街”紧临规划区的西南角 ,是深圳著名的旅游边贸商业街 ,“中英街…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沙头角—盐田城市片区是深圳市第一圈层的城市次中心,是东部发展轴的核心区。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特区东部新成立了盐田区,行政范围包括沙头角、盐田、大小梅沙等片区,总面积为67.36平方公里。 沙头角海滨区位于沙头角东南  相似文献   
16.
分别使用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西兰花种子油中甘油三酯(TAG)与脂肪酸组成.根据高分辨质谱一级质谱的母离子和二级质谱的碎片离子信息从西兰花种子油中鉴定出43种甘油三酯,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在种子油中的相对含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鉴定的43种甘油三酯中含有13对同分异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频多样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民众经济损失,如何降低灾害对于民生的损害程度,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概述“4·20”芦山的震害情况,总结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模式,提出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模式相比国内以往方式的创新性所在,并系统地从国家指导、地方组织、规划技术服务、公众参与治理、社会组织管理五个层面分析总结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模式,探索并总结我国灾后重建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灾害应对及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