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7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一种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通道监测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线路两侧差动保护装置按设计的报文帧格式相互通信;计算并存储每一帧报文传送的通道延时;根据判据不等式判断通道延时的稳定性,若通道延时满足判据不等式则判为通道运行不稳定,闭锁保护功能。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通道延时跃变,较好地避开了路由转换中的风险,充分考虑到在通道路由切换的过程中保证差动保护的可靠性,消除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事故。判据针对的是通道延时跃变时间而非通道延时本身,对不同延时的通道具有自适应性,兼顾了高可靠性和高灵敏性。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传输网,分析了SDH和PTN网络的技术实现原理和时间同步技术。根据电网对传输网络承载E1业务和以太网业务的性能要求,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网络测试平台,测试了传输网在承载不同业务时的网络性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SDH和PTN网络对E1业务和以太网业务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可满足传输网的性能要求。最后,对进一步提高SDH和PTN传输网的可靠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2种适用于数字化光纤差动保护双端数据同步的新方法,改进插值法和时钟接力同步法,可以分别解决MU按IEC 60044-8或IEC 61850-9标准接口接入情况下两侧保护装置的数据同步问题。前者需要将两侧ET的二次变送延时作为整定值,后者无须此整定值。2种方法完全摆脱了GPS,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不调整采样时刻,适应于ET标准规定的MU功能结构条件;能灵活适用于线路一侧为ET一侧为传统互感器的情况。另提出了MU转发或自产1 pulse/s信号供自身与保护装置共用的逻辑和应用方法,应用该措施,保护功能完全不依赖于除装置本身和MU之外的任何其他设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通道监测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线路两侧差动保护装置按设计的报文帧格式相互通信;计算并存储每一帧报文传送的通道延时;根据判据不等式判断通道延时的稳定性,若通道延时满足判据不等式则判为通道运行不稳定,闭锁保护功能。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通道延时跃变,较好地避开了路由转换中的风险,充分考虑到在通道路由切换的过程中保证差动保护的可靠性,消除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事故。判据针对的是通道延时跃变时间而非通道延时本身,对不同延时的通道具有自适应性,兼顾了高可靠性和高灵敏性。  相似文献   
15.
同期功能应用于线路保护测控单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在实现同期功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在断路器合闸时既有差频并网又有同频并网的可能。在线路保护测控单元中,除满足基本保护测控功能外,又增加了手合、遥合同期功能。从装置硬件构成、测频功能实现、与自动化系统接口问题等几方面介绍了装置同期功能的实现。动模实验及现场运行证明,装置中的同期功能完全能适应非调频调压控制的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断路器合闸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光纤差动保护插值法数据同步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插值法实现光纤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理论上正确可行,简单可靠,方法误差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使在较低的采样率下也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本文介绍了该新方法在保护装置中的实现情况。装置用DSP作为纵联光纤通信与保护功能的主处理器,满足较大计算量的要求,纵联光纤通信接口基于单片FPGA设计,通信协议采用插值法数据同步设计的HDLC协议帧。该装置已研制成功并已通过了电力部门的各项检测检验,进入了工程应用阶段。该型装置从实践上证明了插值法数据同步的正确性、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研制的线路纵差保护光纤通道模拟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光纤通道实际传输中主要的3种损伤:通道延时、通道误码和通道中断,为检查继电保护设备在通信通道的各种传输损伤下的工作情况和指标测试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手段,解决了光差保护在开发、检测、试验中缺乏对通道性能考核手段的难题。该模拟装置已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某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电子式互感器(ET)接入的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在数据同步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同步方法与传统数据同步方法的局限,提出了利用改进插值法进行数据同步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外部设备,可靠性高;不调整采样时刻,适应于IEC 60044-8标准规定的合并单元功能结构条件,并能灵活适用于线路一侧为ET一侧为传统互感器的情况。数据同步的目标始终是要保证参加差动运算的电压电流量追溯到一次侧是同一时刻的,为此,各侧ET二次变送延时的影响必须被计及到保护装置的数据同步过程之中。对保护装置而言,补偿两侧ET二次变送延时的时间差是数据同步的核心内容。对需要配置光纤差动保护的线路,ET的合并单元最好能够提供符合IEC 60044-8标准的数据输出接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通过插值法实现光纤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的方案,该方案通过设计紧凑的通信帧,实现每个采样间隔传送一次采样值,采样值通过插值法在对侧实现同步,从而无需调整采样时刻的同步过程.分析了插值法产生的误差及该方案的优缺点.采样率为24点/周时,插值采样值误差最大为0.9%,幅值误差最大为1.0%,相位误差最大为1.1°.认为插值法对绝大多数只反应基频量的保护而言,方法误差完全可满足精度要求,但它不适用于要求包含高次谐波电流的保护原理.该方法在未来线路CT使用电子式互感器时,更具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电网运行方式的不同,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既有差频并网,也有可能同频并网,在非调频调压控制的场合,可以考虑采用在线路测控单元中,使配置有准同期功能,而不专门配置准同期装置,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现场的接线.该项应用技术有新意,已经国家继电器监督检验中心动模实验室的试验及现场实际运行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