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杨红权  杨博  柳云天 《热处理》2022,(1):32-35,39
对TP310HCbN奥氏体耐热钢进行了 3种模拟的焊后热处理,即分别在715℃加热0.5 h、755℃加热0.5 h和755℃加热1.5 h后炉冷到400℃以下空冷,以及焊后热处理后再分别于650℃时效1×103 h、3×103 h、6×103 h、10×103 h.检测了焊后热处理及时效后钢的冲击韧度、硬度、冲击断口...  相似文献   
12.
金属蒸汽侧氧化膜的生长和剥落对超临界或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的安全性有直接影响。以2台600MW超临界锅炉为对象,详细分析因蒸汽侧氧化膜剥落所导致的高温过热器爆管事故,介绍实际运行中所采取的提高高温受热面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以T91和TP347HFG管材为例,针对设备改造设计提出基于金属蒸汽侧氧化膜生长和剥落规律评价高温受热面金属安全性的方法,并应用于这2台锅炉高温过热器的实际改造方案的安全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可以实现高温过热器在一个大修期内安全运行的预定目标,同时给出进一步优化改造方案的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制定锅炉检修计划和安全运行技术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采用仿真软件来分析电路时,一般在已知电路参数的情况下求数值解,或者得到电路仿真后的动态响应波形。而在电路的分析计算中,有时往往希望得到电路中待求量的解析解,方便进一步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计算。本文利用Matlab强大的符号处理能力进行电路的符号运算,并得到电路的解析表达式,为电路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游泳馆的暖通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室内游泳馆因室内相对湿度大造成围护结构易结露等问题 ,提出了采暖通风设计应采取的方案 ,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国内机械施工建设规模也逐渐增大,而且在建设进程中对机械设备吊装技术也有了更高要求,制定合理的吊装方案是顺利进行吊装运输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台因高温过热器氧化皮大量脱落发生爆管事故的600MW超临界锅炉,进行了炉内分级送风比例对于高温过热器热偏差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试验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炉内分级送风对于减小炉膛上部切圆直径、降低水平烟道内的热偏差作用明显;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适度增大炉内分级送风比例使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分布更均衡,峰值温度降低5℃~10℃,使受热面运行安全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矿渣微粉的应用及生产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炉废渣制成超细粉 ,替代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 ,可以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并介绍了八钢矿渣微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600 MW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T23和T91金属氧化膜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建文  孙平  杨红权  周克毅 《动力工程》2013,(11):829-832,864
以某600 MW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氧化膜厚度、生长温度和热膨胀系数等参数对金属管内蒸汽侧氧化膜热应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圆管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厚度和不同生长温度下T23和T91金属蒸汽侧氧化膜从生长温度冷却至常温时的热应力变化,并依据热应力的变化特征确定了这2种金属管材蒸汽侧氧化膜易发生脱落的温度范围.结合锅炉出口蒸汽温度与高温过热器指定位置处氧化膜温度的关系,提出用出口蒸汽温度判别氧化膜是否处于易发生脱落的温度范围的方法,给出了该锅炉停炉时的出口蒸汽温度值.结果表明:2种金属管材在冷却过程中低于一定温度时,其氧化膜的应力达到或接近最大应力值,可以依此判断氧化膜是否处于易发生脱落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20.
对630MW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低温段国产T23炉管采取割管短时性能试验与高温长时性能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评价其性能状态。结果表明,服役40 000h的T23管材强度明显下降,组织老化较快,内壁附着厚度达154.97μm厚度的氧化层,导致T23炉管当量金属壁温在30 000~40 000h服役区间上升20℃,但高温持久强度仍保持较高的水平。针对试验及计算结果分析炉管安全运行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提出T23炉管金属监督措施,有效避免了因氧化皮脱落堵塞引起的爆管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