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21.
针对电磁超声信号信噪比低、回波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对磁致伸缩扭转导波特性进行了分析,扭转导波非频散适合信号处理,且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小。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扭转导播在纤维增强塑料(FRP)锚杆内的位移、功率流特性;搭建了物理实验平台,在FRP锚杆内激励和接收磁致伸缩扭转导波信号,对采集到的回波信号进行CEEMD-LMS算法滤波;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磁致伸缩扭转导波在FRP锚杆内的传播功率趋向于表面,适用于FRP锚杆表面缺陷检测;经CEEMD-LMS滤波算法处理后的磁致伸缩导波信号信噪比得到提升;磁致伸缩扭转导波技术可对有周向缺陷的FRP锚杆长度、缺陷位置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氢键对静电纺淀粉纤维膜的影响,以二甲基亚砜/水为溶剂体系对淀粉进行溶解制备静电纺纤维膜。通过调节二甲基亚砜/水体系中含水量,诱导水分子与淀粉分子链上的羟基结合形成氢键,研究氢键对淀粉溶解及淀粉纤维成型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线衍射及拉伸实验等对静电纺淀粉纤维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破坏了淀粉分子中的氢键,有利于淀粉的溶解;随着二甲基亚砜/水体系中含水量的增加,水与淀粉分子链中的羟基形成了氢键。氢键的形成会对淀粉纤维产生影响,一方面,氢键的形成使得淀粉纺丝液的可纺性变差,纤维形貌变得不均一;另一方面,对于静电纺纤维膜而言,过多的水会与淀粉分子形成氢键,抑制分子链的自由移动,导致纤维膜的断裂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23.
前言 近十年来,苏联明确规定了碎料板生产的发展方向。产品的产量要大大增加。用芬兰Rauma—Repola公司制造的年产11万米~3的成套设备装备的一系列工厂业已投产。由芬兰Valmet公司制造的设备所装备的年产25万米~3作业线正处于安装和调试阶段。苏联国产的-25和-50生产线也在改造,改造后其产量将达到7—9万米~3/年。随着碎料板生产的发展,碎料干燥技术得到了完善。目前,干燥机的各种型号和结构有了较  相似文献   
24.
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碳纤维(CF)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液相沉积聚吡咯处理。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碳纤维表面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并进行单纤维界面剪切强度试验和SEM观测,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碳纤维沉积聚吡咯(PPy)使单纤维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259.3%。分析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与纤维/树脂间的机械铆合和界面的作用力有关。等离子体预处理使碳纤维表面的羧基基团增多,在羧基和PPy之间形成氢键,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25.
熊路  石磊  王闻宇  金欣  牛家嵘  朱正涛  林童 《化工进展》2022,41(5):2526-2536
近年来,具有独特的自发性液体运动的单向导水/油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单向导水/油多孔材料是一种可用于雾水收集、油水分离、微流体传输以及功能织物等各种领域的新型材料。与普通的均匀润湿性多孔材料相比,具有单向液体传输特性的三维多孔材料通过表面和厚度方向的润湿性梯度精确设计,可以提供驱动力,促进液体的定向输送,提高液体传输效率,且能减少能源消耗。本文主要从化学梯度的调控、粗糙度梯度的构造、孔径梯度的设计这三种思路出发,按八种不同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润湿性梯度的单向导水/油多孔材料的制备、输送液体的类型以及单向传输特性,同时概述了单向导水/油多孔材料在吸湿排汗纺织品、雾收集、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单向导水/油多孔材料在设计和使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在人机交互、传感器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离子导电凝胶具有高导电性、生物相容性、自愈合、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对可见光透明度高等特点,力学性能对离子导电凝胶的应用影响较大,通过添加纳米填料、无机盐和有机盐、聚电解质可以提升离子导电凝胶的力学性能。综述了纳米复合离子导电凝胶、盐离子导电凝胶、聚电解质离子导电凝胶的研究进展,对离子导电凝胶在传感器、柔性皮肤、生物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王洪杰  胡忠文  王赫  凤权  林童 《纺织学报》2022,43(11):195-202
为进一步推动单向导湿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并拓宽单向导湿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对近几年单向导湿纺织品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从表面能梯度角度首先介绍了单向导湿纺织品的设计原理、常用制备方法、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然后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与性能探讨,包括服用、雾水收集与油水分离以及传感器、空气过滤等领域;阐述了单向导湿性能在各个应用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讨论了目前单向导湿纺织品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单向导湿纺织品在制备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单向导湿纺织品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筛选优化沙棘粉中儿茶素的提取方法,并用HPLC测定其含量。方法:以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以甲醇—乙酸溶液(用乙酸调p H值至3.2)(25:75)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条件:甲醇浓度为74.0%,水浴温度为70℃,超声时间为30min。儿茶素在0.50~1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1.77%)。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且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相似文献   
29.
为提高纳米纤维膜对Cr(VI)的吸附性能,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酯/角蛋白纳米纤维膜。从羊毛中提取角蛋白并加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以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了影响去除水溶液中铬离子过程的实验因素,如溶液pH值和角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附前后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可知,铬离子附着在纤维膜的表面和孔隙中;水接触角测试证明了角蛋白的加入可提高复合膜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膜对铬离子的吸附性能受溶液pH值和角蛋白的含量影响,在pH值为3、聚酯与角蛋白比例为1∶1时,纳米纤维膜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8.82 mg/g;FTIR和XPS的结果表明:角蛋白的酰胺键、氨基和二硫键参与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0.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中、低压配电网的计量装置越来越完善,在提高计量准确度的同时对线损考核及降损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常用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积分电流法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并给出中、低压理论线损的计算流程。该算法保留传统电流法模型简单、计算速度快的优势,并且采用积分的思想对负荷波动进行了精细化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