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4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锤击、均匀冲击荷载试验,采用逐级递增循环冲击加载方式,研究冲击荷载下砂浆板的破坏特征及冲击力、冲击能与最大加速度响应间关系。试验表明,二种冲击作用均使砂浆板跨中区域出现贯穿裂缝,呈脆性劈裂破坏形态,均匀冲击作用下破坏位置与跨中有一定偏移;锤击力时程经历主冲击、次冲击、卸载三阶段,加速度响应随锤击力增加而增加,裂缝贯穿后冲击力、加速度响应大幅减小;均匀冲击下加速度有二组响应区,响应随冲击能增加而增加,当冲击能达一定程度时响应大幅减小;继续增加冲击能,响应又会增加,并较快发生劈裂破坏,响应大幅减小;支座螺栓松动能缓冲部分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22.
邓昌  顾培英  汤雷 《振动与冲击》2010,29(7):135-138
基于结构固有频率的损伤诊断技术能够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但是识别损伤位置较为困难。结合环境激励模态试验方法和动力修改理论,提出了基于移动附加质量的损伤识别技术。通过对损伤与完好结构施加系列已知附加质量,根据损伤与完好结构施加附加质量后的固有频率识别结构损伤。计算结果表明,当频率满足识别精度要求时,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损伤结构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究岩石试样形状与其塑性性能的关系,在PFC2D中建立了中颗粒大理岩和三峡花岗岩的数值模型,进行不同高宽比数值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比较应力-应变曲线,发现随着高宽比的减小,两种岩性的试样均出现了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发展的趋势。同时声发射模式由主震-后震型向前震-主震-后震和群震型转化。另外,利用两种常见的脆性评价方法,计算了不同高宽比试样的脆性指数。随着高宽比的变化,岩石的脆、塑性性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试样脆性指数与其高宽比呈正相关关系。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曲线、裂缝扩展形式和脆性指数的变化情况,较好地阐述了岩石试样随高宽比的改变所呈现出脆-延-塑性转化的特性。岩石的脆、塑性破坏的本质是因为其裂缝扩展方式的显著不同,岩石的脆性失稳是由一条或者较少的主裂缝贯穿引起,而塑性失稳往往会产生较多的主裂缝。  相似文献   
24.
孙佳易  王海军  杨成  汤雷  杭丹 《水力发电》2023,(6):57-65+98
大坝内部渗漏缺陷会影响大坝的使用安全,目前检测大坝渗漏缺陷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高密度电法,然而已有研究未考虑电阻随机分布下的坝体渗漏识别。为此,通过生成随机电阻的模型作为初始数据背景,假设渗漏处缺陷,采用温纳、偶极装置,利用res2Dmod、 res2Dinv软件对模型进行正演和反演,分别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识别:(1)对反演结果图进行单独识别,根据电阻率异常确定大坝内隐患部位;(2)将反演结果图对照初始数据背景反演图初步识别再利用两者电阻差进行二次甄别确定隐患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电阻随机分布情况下,未采取初始数据背景对照做差的渗漏识别误差大、干扰多,采取初始数据背景对照做差的渗漏识别结果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25.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镜照像分析和实验室试验,研究了沙曲矿煤层巷道顶板的风化膨胀性、膨胀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工业性试验获得了预期的成功。研究对类似条件的巷道矿压控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应用综合评判法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同RQD分级、普氏坚固性分级进行了比较。此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
工业、工程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的发生发展,有效识别早期的微缺陷,可将灾变处置水平推前至危害萌芽阶段,从根本上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振动着的固体因为内耗规律的存在,其振动能量将不可逆转地耗散为热,这种损耗包括超声能量衰减;内耗敏感于结构形式,可灵敏地反应固体中的缺陷结构。因此,基于超声激励红外热成像,分析被测对象温度场进而解译微缺陷结构特点的思路,逐渐得到关注;在微缺陷处有效实现超声选择性热激励,成为研究焦点。综述了超声选择性激励热成像技术的起源以及探测原理;围绕微缺陷的探测能力,重点从应用材料、缺陷分辨尺度、微缺陷声振致热机理以及超声热像探测效率4个方面,对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微缺陷的大范围高效探明与准确解译,总结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为合理模拟渡槽损伤,客观评价渡槽结构安全,依据渡槽破坏实例,结合他人数值仿真、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渡槽地震、风致、水毁、耐久性典型破坏特征。重点分析简支梁式渡槽桩基、支撑结构、槽身可能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桩基存在土体支承不足、桩身抗压能力不足、桩顶位移超限破坏模式;墩底易发生弯曲或剪切破坏,牛腿易剪切破坏,排架柱两端、连梁节点附近易破坏;槽身纵梁可能发生弯曲、剪切、弯剪组合失效,端横梁易损伤,底板跨中及两端、侧墙与肋板底部、上部拉杆易开裂;渡槽还存在开裂、碳化、剥落剥蚀、渗漏、钢筋锈蚀、接缝止水等耐久性破坏。  相似文献   
29.
盘龙寺拦河闸枢纽工程拟在右岸兴建引航道,需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分析盘龙寺拦河闸枢纽工程通航建筑物的布置方式及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在5年一遇洪水条件下,上游航道口门区纵向流速最大为1.33 m/s,横向流速最大为0.28 m/s,稍微超标;原方案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在四种试验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超过规范要求,原因在于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道弯道影响,航道中心线与河道主流存在夹角引起汇流不平稳。为了通航安全需在上游引航道局部段设置引航线,控制最大通航流量应设置为4 900 m~3/s。同时,提出了下游引航道口门区优化布置方案,改变下游引航道外侧导墙布置长度,将原来的末端40 m直线型导墙改为半径为50 m,偏角为16°,偏向河中央的弧线型导墙。改进后的方案有效地改善了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附近的通航水流条件,流速符合内河航道通航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0.
C语言具有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双重特征,被广泛的运用到软硬件编程.C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集中阐述C语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改进的教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