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2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太阳能烟囱是一种利用热压强化自然通风的有效方法。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对不同高度的太阳能烟囱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烟囱内部空气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集热墙与玻璃盖板的近壁面处,边界层内温度梯度与速度梯度较大。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在烟囱进风口上端一定范围内的数值波动较大,并随着竖直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直至流动状态发生变化后随着竖直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2.
建立了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炉内脱硫的一步法反应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工业实际脱硫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反映出脱硫效率随钙硫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且有拐点的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钙硫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脱硫效率随着流化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物料循环流率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其他运行参数不变时,负荷波动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很微弱.  相似文献   
63.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低NOx排放等多重优越性,是一种新型燃烧技术。为了深入研究高温空气燃烧机理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将湍流N—S方程与扩散燃烧模型和热力型NO生成模型相结合,研究了低氧浓度条件下,燃烧参数,如燃气供应量,过量空气系数,进口空气预热温度以及进口空气氧含量对燃烧的影响,为发展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对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性实验教学应定位于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定位于以方法论的培养为重点的教学实践,并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把创新性本科实验教学分成三个层次:验证及演示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教学,讨论实现这三个层次的几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65.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DO辐射模型对太阳能烟囱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值吻合得较好。对太阳能烟囱高度和宽度等结构因素对通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诱导风量随烟囱高度增大而增大,随宽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Gr可作为设计太阳能烟囱高度时的参考;渐缩型通道能有效防止通道内回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66.
针对我国未来空间站的建设,对目前可行的电源系统的技术特性做了分析比较。太阳光伏电池技术成熟,有应用经验,但其效率低,面积大,寿命不够理想,后期运行费用很高。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利用相变材料蓄热来满足阴影期循环的连续发电要求,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寿命长、质量轻、可靠性好等优点,长期运行的费用低,是一种先进的太阳能电源方案,其中闭式Baryton循环系统总效率可达到17%,在技术上比Stirling循环成熟,是最有可能近期实现的电源。闭式Brayton循环可以作为空间站太阳能电源系统的首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7.
应用三维颗粒动态分析仪(3D-PDA)对方形水平管道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测试。实验采用的颗粒为玻璃微珠,对不同工况下的水平方向(主流方向)的平均速度和湍流强度进行了讨论。发现在垂直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呈上部高而下部低的分布特点,且随平均风速、颗粒体积分数和粒径的增大这种不均匀分布有加剧的趋势。湍流强度中心位置较低,而靠近壁面的位置较高,尤其是底部湍流强度更大一些。在大部分位置颗粒相的速度滞后于气相,在边壁附近特别是底部壁面附近颗粒速度较气相速度稍大。颗粒体积分数沿垂直方向上分布较均匀,越靠近壁面颗粒体积分数越高,在管道的底部和垂直壁面的交角附近颗粒体积分数最高。  相似文献   
68.
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鑫  苏亚欣 《建筑节能》2007,35(9):9-12,18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空气的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在建筑中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主要介绍了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以及影响自然通风的相关因素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69.
生物质废弃物的再燃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亚欣  王晓磊  邓文义 《煤炭学报》2012,37(7):1201-1204
利用模拟烟气在两段式管式炉中对树皮、锯末、污泥等生物质废弃物的再燃脱硝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再燃和燃烬温度分别为1 250,1 150 ℃下进行再燃+燃烬两段完整的热态脱硝实验。结果表明,再燃时的空气系数在0.90~0.95时,树皮、锯末、污泥等生物质废弃物的再燃脱硝效率可达90%。对再燃中间产物HCN/NH 3 的生成特点进行了检测,并采用Fe 2 O 3 来控制HCN/NH 3 的生成,进一步完成了Fe 2 O 3 与上述燃料混合后的再燃+燃烬脱硝实验。结果表明,当Fe 2 O 3 的摩尔比超过4×10 -3 时,造纸污泥和锯末的再燃+燃烬的最终脱硝效率超过70%,并逐渐接近天然气在相同条件下的脱硝效率,表明这些废弃物可以作为替代再燃燃料。  相似文献   
70.
以工业炉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应用为背景,对一个同心式轴向旋流高温空气燃烧器单烧嘴燃烧室内的高温空气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燃烧室尺寸为600 mm×600 mm×1000 mm,燃烧器烧嘴由位于中心的圆形直射流燃气喷口和其外围的同心轴向旋流高温预热空气射流喷口构成.湍流输运方程采用RSM模型,气相燃烧模型采用β函数的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