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0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PAN-ACF)对低浓度SO2(200×10-6)进行吸附氧化试验.通过改变活性碳纤维量、SO2浓度、氧浓度及水蒸气浓度,观察PAN-ACF脱除低浓度SO2能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AN-ACF对低浓度SO2有很好的脱除作用,随着活性碳纤维量、氧浓度及水蒸气浓度的增加,PAN-ACF脱除低浓度SO2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2.
活性炭纤维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活性炭纤维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具有很大的外表面积,很强的吸附及催化能力,在环保领域尤其是在烟气脱硫、脱硝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正成为世界各国环保研究的一个热点。论文在分析活性炭纤维特点及脱硫脱硝过程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在活性炭纤维烟气净化方面的研究状况,提出今后在反应机理、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同时脱硫脱硝方面应深入的研究方向。图4参18  相似文献   
33.
基于频谱分析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火焰燃烧诊断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马骏  余岳峰  范浩杰 《动力工程》2004,24(6):852-856
通过对实验室煤粉燃烧炉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FFT变换处理与自组织神经网络状态识别相结合的燃烧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光电传感器获得一系列以一定的频率、在某个均值左右上下波动的火焰强度值。然后,利用FFT程序将获得的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上的功率谱信号。因为在稳定和不稳定的燃烧状态下,转换后得到的低频分量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把每个功率谱中前30个低频分量取出,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输入。通过自组织训练,神经网络将得到对应于稳定和不稳定燃烧状态火焰信号的不同输出区域。经过验证,这种方法能非常有效地识别燃烧火焰状态的稳定与否,在信号采样频率的选择,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等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图4表3参12  相似文献   
34.
通过向高灰熔点淮南煤灰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镁基助熔剂,研究镁基助熔剂对高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淮南煤灰,镁基助熔剂的理想添加质量分数为5%,能使煤灰熔点降低到1 350℃以下;通过XRD分析和SEM验证得知,耐熔矿物质莫来石是导致淮南煤灰熔点较高的原因;Mg2+与莫来石发生反应,生成了堇青石和尖晶橄榄石等易熔矿物质,导致灰熔点降低;通过研究莫来石的稳定性推断出,作为电子给予体的Mg2+易于从活性较大的O(7)和O(13)进入莫来石晶体,造成化学稳定性较弱的Al(1)—O(13)和Al(8)—O(13)共价键的断裂,引起硅酸盐网络中2个Si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促使莫来石晶体晶格重组.  相似文献   
35.
准东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且储量巨大,但碱金属含量过高导致沾污结渣严重.提出液态排渣的方式捕捉煤中碱金属的思路.采用模拟煤灰(SiO2-Al2O3-Fe2O3-CaO-NaCl)代替准东煤灰进行熔融试验,并对样品进行固体核磁共振测试与物相分析,探究煤灰主要成分对Na捕捉率的影响,并结合熔渣结构的变化分析捕捉机理.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36.
非均匀布风内循环流化床内气泡特性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图像处理方法 ,可视化研究非均匀布风内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泡特性。用CCD摄像机将拍摄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 ,从而得到清晰的气泡图像。研究不同流化速度及床层高度处的气泡形状和尺寸 ,同时对内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泡破裂与合并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7.
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日益严格,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炉内加钙脱硫已很难达到排放标准.针对循环流化床,提出深度脱硫方案,即炉内脱硫加尾部湿法脱硫.针对不同含硫量煤种,进行深度脱硫的经济性分析,选择合理的脱硫分配比例,实现最佳的脱硫运行,即以最低脱硫总成本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8.
建立了二次再热锅炉的分室热力计算模型,并通过炉内高温受热面的对流传热量对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计算式进行修正,以国内某660 MW二次再热锅炉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模型分别研究了摆动燃烧器、烟气挡板调节及烟气再循环对主汽温、一次和二次再热汽温的影响,得到了3种蒸汽的温度随不同调温方式变化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主汽温对烟气再循环率的变化较敏感,烟气再循环率每增加1%,主汽温降低0.8℃;再热蒸汽温度对烟气挡板调节较敏感,前烟井挡板开度每增加1%,一次再热蒸汽温度上升1℃,二次再热蒸汽温度降低1.7℃。  相似文献   
39.
布风方式对流化床混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离散单元法同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对流化床内物料混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水平布风板均匀布风、倾斜布风板非均匀布风2种情况下的示踪颗粒场历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瞬时颗粒场组图能够较为直观表征床内混合现象;其中,在均匀布风情况下,床内气泡横向运动受到限制,颗粒整体横向运动能力较弱,混合方式以扩散混合为主;而对于非均匀布风流化床,床内存在较大的横向颗粒浓度梯度,对流混和起主要作用,且混合速度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40.
结合上海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 MW机组亚临界压力锅炉采用煤粉少油点火技术的情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煤粉着火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单只燃烧器供油量在80 kg/h时,煤粉能够顺利点火,与不采用该技术进行煤粉点火相比节油率能达到97.3%;一次风速的增大会延后煤粉的着火位置;粒径较小的煤粉有利于煤粉点火;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煤粉浓度存在一个最优值,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煤粉的快速点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