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0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切向燃烧锅炉超大型化后的选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切向燃烧锅炉超大型化所面临的燃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切向燃烧锅炉两种发展趋势:塔式和单炉膛双切圆布置.通过比较我国2台典型百万千瓦等级切向燃烧锅炉,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供我国百万机组的选型参考.图4参4  相似文献   
42.
金属化合物催化煤燃烧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一些金属化合物对煤燃烧的催化作用,在实验中,通过测定热力着火温度、失重率和放热曲线,确定其催化性能,并加以比较,得到金属化合物催化规律。最后还对催化机理作了理论和探讨。  相似文献   
43.
结合离散单元法模拟,引入Ashton混合指数动态跟踪流化床内物料混合进程。颗粒速度分布和气固流动特性分析显示,内部颗粒循环尺度是影响床内混合方式的重要因素。气泡以轴向上升运动为主,加之颗粒自重作用,床内颗粒循环贯穿整个床层高度,颗粒能够实现快速整体混合,轴向具有明显的对流混合特征;另一方面,气泡径向运动彼此约束,内部颗粒循环径向呈现区域化分布,不同区域间的颗粒横向运动受到抑制,以扩散混合为主;相同条件下,轴向混合速度是径向混合速度的3.5倍。模拟所得混合时间尺度与颗粒速度在量值上与相关文献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4.
将灰粘熔排渣技术与内循环流化床相结合来焚烧生活垃圾,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大块不可燃物的排出,同时还能对焚烧灰渣作进一步的减容.因此,在1个内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以煤为燃料的热态试验.结果表明,非均匀布风是实现连续粘熔排渣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必须严格控制炉膛密相区的温度.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全耦合的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程序.通过煤粉与事先脱除挥发分的焦炭的对比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挥发分火焰对碳粒表面一次产物CO火焰的点燃及碳粒燃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温实验及煤粉燃烧动态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碳粒着火初期CO火焰所引起的颗粒高温现象,而且给出了挥发分引燃表面反应一次产物CO的直接证据.由于挥发分火焰的引燃作用,碳粒可以在较其非均相着火温度为低的温度下被点燃,阐明了Juntgen提出的联合着火方式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46.
移动颗粒床中高温气体渗流传热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国新  许伟  范浩杰 《化工学报》2001,52(5):401-405
针对移动颗粒床中物料层内的高温气体渗流传热现象 ,考虑渗流与传热的相互作用 ,采用局部非热平衡假设建立了多孔介质渗流传热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 .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床内填充多孔介质中的流速、气固温度和床层压力损失 .计算结果表明 ,高温热气对移动床颗粒料层的热渗透主要发生在渗流入口端区域 ,增大入口渗流速度以及减小床层物料下移速度将导致物料温度沿床高慢速下降 ,热渗透深度扩大 ,热渗透作用区域内的物料温度水平提高 .在热渗透作用区域 ,孔隙率对流场和压力损失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结果对于移动颗粒床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7.
水煤浆与煤粉燃烧脱硫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煤代油是能源工业的发展方向。作为新型代油燃料,水煤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硫析出特点、脱硫影响因素(温度、Ca/S比)以及烟尘排放等方面,研究了水煤浆燃烧脱硫与煤粉燃烧脱硫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水煤浆燃烧脱硫优于煤粉,是值得推广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48.
以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力计算分区模型,研究了烟气挡板调节、烟气再循环以及摆动燃烧器对再热汽温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回归法得出不同工况下的再热汽温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一次再热侧挡板每增加1%,一次再热汽温升高1.1 ℃,二次再热汽温降低1.8 ℃;回归模型能准确预测在不同调温方式作用下的再热蒸汽温度,最大误差仅4.9 ℃;该模型给出了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其中,烟气挡板开度的变化对再热汽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9.
为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控制燃煤锅炉烟气中污染物排放,研发污染物控制技术和超低排放技术。针对烟气中NOx的治理,提出了水煤浆热解气与氨复合还原超低NOx排放技术,并针对水煤浆气化炉控制,提出一个有效气流量和气化炉温度协同控制策略。以煤浆流量和空气流量为输入量、有效气流量和气化炉温度为输出量,建立水煤浆气化炉双输入、双输出耦合模型。在双回路完全解耦的基础上,设计单回路控制系统并进行适当优化,实现热解气的稳定制备和气化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