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和重任。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讨论在食品专业必修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食品工艺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重点讲授基础共性原理、案例教学和开展社会调查等教学手段,探讨在食品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2.
董宇  支欢欢 《现代食品科技》2022,38(11):132-140
该研究旨在与商业气调(O2=2.25%且CO2<0.10%)比较,探究动态气调(O2=0.90%~1.25%且CO2=0.06%~0.17%)对“Bartlett”梨贮藏中实时乙烯数量以及两次出库包装后(2019年12月3日和2020年1月21日)在20 ℃贮藏1和5 d各气调库中不同果园梨果实品质和生理病害发生的影响。通过实时乙烯数量与褐斑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预测动态气调处理的果实最适出库包装时间。与商业气调库中(CA 23)6个果园果实相比,动态气调库(CA 24)中6个果园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乙烯数量减少了42.12%,在20 ℃贮藏1和5 d后能显著抑制果皮叶绿素降解(p<0.05)以及贮藏5 d后褐斑病发生(p<0.05),但对果实乙烯生成率、出库硬度、软化能力、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降解影响不显著。在第二次出库包装时,CA 23平均褐斑病发病率为30.00%(已达到商业不可接受范围30.00%),但CA 24为17.04%。通过实时乙烯数量与褐斑病发病率之间的线性规律,得出在2020年3月7日CA 24平均褐斑病发病率为30.00%。相比与商业气调,动态气调可延长1个月果实寿命,使其更具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3.
闫乐  董宇 《轻工机械》2014,(4):65-68
设计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智能算法如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控制等的智能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目标输入关系网络,借鉴强化学习的思想,采用输出试探与评价进行学习,是一种模型无关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与随机优化算法结合,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控制过程中有效性,并通过与遗传算法结合,验证了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该智能算法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4.
芬顿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铝合金化铣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清洗液,因三乙醇胺的存在而使其具有很高的化学吸氧量(COD),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除去才能安全排放。方法采用芬顿氧化法对化铣清洗废液进行处理,通过试验方法优化,研究了废液初始pH、H_2O_2浓度、c(H_2O_2)/c(Fe~(2+))以及芬顿反应时间对清洗液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初始pH值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出芬顿氧化法去除化铣清洗液中三乙醇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2.5,H_2O_2浓度为325mmol/L,c(H_2O_2)/c(Fe~(2+))=12.5,反应时间为45 min。在此条件下,出水COD_(Cr)可降至40 mg/L以下,COD_(Cr)去除率达到99.1%。结论芬顿氧化法可以有效地降解化铣清洗液中的三乙醇胺。  相似文献   
185.
食用真菌因其独特的鲜味和香气而被广泛食用,真菌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功能性成分,其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降血糖等多种良好的生理活性,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而结构和得率又受提取方式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几种常见食用真菌类多糖得率和结构变化进行综述,对比研究中几种常用的...  相似文献   
186.
为了建立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食用植物油样品与二氯甲烷混合后,以1.5%NaOH水溶液做为提取溶剂,涡旋、离心后,用磷酸将上层提取液调至4~7,调节pH后的上清液用PLS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除杂。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采用溶剂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6.25~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定量限为25.0μ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9%~105.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重复性好。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能有效减少芝麻油的基质效应,适用于多种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7.
针对某电厂汽动给水泵高压进汽调节阀阀杆断裂的问题,通过对阀杆断口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阀门安装位置和阀杆受力等检查与分析,得出阀杆断裂的根本原因为阀门安装方式叠加蒸汽流冲击所导致的疲劳断裂,并提出调整阀门安装方向、优化阀杆受力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8.
为准确掌握近接既有隧道段的变形发展规律,以苏州地铁四号线近接文灵隧道施工段为工程背景,基于其变形监测成果,先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变形预测模型,并通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构建其变形趋势判断模型,再通过两者分析结果的相互佐证来充分掌握近接施工段的变形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近接段的现状变形特征分析,得到近接段的现状变形均处于预警范围以内,仅地表累计变形趋近于预警值,且结合变形预测结果和趋势判断结果,得到近接段的变形虽会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速率均较小,趋于稳定方向发展,得出近接文灵隧道施工段的施工过程处于可控范围,满足运营及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9.
试验以菜用大豆为供试材料,首先研究不同漂烫和蒸制时间对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豆荚色泽的影响,并在此结果基础上研究不同冻存方式(–20、–80℃冷冻24 h后转–20℃和–80℃贮藏)对菜用大豆贮藏过程中品质、矿物质元素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4min漂烫和蒸制菜用大豆后POD完全失活;漂烫和蒸制时间对豆荚表面亮度(L*值)无显著影响,但红绿值(a*值)随漂烫和蒸制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增加,而黄蓝值(b*值)在漂烫和蒸制处理2 min后降低。为最大程度抑制POD活性并保持豆荚鲜绿色,漂烫和蒸制时间应控制在2 min。随后,将漂烫和蒸煮处理后的菜用大豆分别在–20、–80℃速冻24 h后再转存–20℃以及–80℃条件下贮藏4个月,结果发现–80℃冻存方式能延缓漂烫和蒸制处理后菜用大豆中淀粉、抗坏血酸和还原性糖下降。漂烫和蒸制处理均能造成Fe、Zn和Ca损失,提高Mg含量,但对K无影响。此外,–80℃冻存方式能保留漂烫处理中较高的Ca含量。贮藏2个月和4个月后,漂烫处理的菜用大豆香气、质地和口...  相似文献   
190.
对2195铝锂合金细晶薄板在温度为350~470℃、初始应变速率为0.0001~0.002 s-1的变形条件下进行拉伸,建立应变修正的Arrhenius和含软化因子的Rosserd塑性流动本构模型,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表征变形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两种方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2195铝锂合金稳态阶段的流动行为,应变修正的Arrhenius模型在变形温度为350~390℃时有一定拟合偏差,而含软化因子的Rosserd模型在470℃、0.002 s-1的高温高应变速率条件下出现拟合偏差,其原因主要是受变形机制影响。2195铝锂合金在350~390℃时发生不连续动态再结晶,而在430~470℃时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变形速率的降低均可以提高2195铝锂合金动态再结晶程度,但提高变形温度的影响更显著;2195铝锂合金在390℃、0.001 s-1变形时的最大伸长率为203%。变形温度的提高会导致晶粒粗化,降低合金的热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