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某核主泵采用的WC-Ni硬质合金O形密封圈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密封圈端面出现较多的裂纹。为研究密封圈端面损伤失效原因,对密封圈损伤区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白光干涉测试分析、损伤区化学成分分析和表面残余应力测试,讨论WC-Ni硬质合金密封圈表面出现的损伤特征,并对其服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裂纹源多在密封圈槽堰区和坝区的交界处产生,裂纹多数分布在坝区,坝区损伤程度相比槽堰区较大;裂纹区存在氧化现象,但氧化程度比较轻微,氧化产物主要为W的氧化物;裂纹的产生主要是由密封圈槽堰区和坝区之间较大的应力差导致的,但裂纹体积较小,损伤轻微,短期内不会对整体机械密封装备造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研究循环式行星滚柱丝杠副在不同轴向载荷和不同工作温度下的变形和接触应力分布规律,以循环式行星滚柱丝杠副中的丝杠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耦合仿真方法,建立了循环式行星滚柱丝杠副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滚柱丝杠副的轴向载荷和工作温度使丝杠产生的变形和接触应力规律。对比轴向载荷、工作温度、热力耦合3种工况下丝杠的变形和接触应力可见:随着工作温度和轴向载荷的升高,丝杠的变形和接触应力均呈增大趋势,工作温度比轴向载荷引起的丝杠变形更明显,而轴向载荷引起的接触应力较大。丝杠的耦合变形和接触应力比单一的轴向载荷和温升引起的变形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李雅庄煤矿矿区受南侧什林挠褶断裂带和东侧霍山断裂带的控制形成地下水滞流区,井田内地质构造及陷落柱均非常发育,各主要含水层水质与霍州矿区整体水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太原组灰岩、奥陶系O2f的水质与霍州矿区相比阳离子Na+含量明显偏高,且占主要成分。奥陶系O2s的水化学类型虽然Ca2+离子含量有所增加,但Na+含量依然明显偏高。通过对矿井地质构造和陷落柱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并对矿井主要含水层水质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在李雅庄矿区特殊径流条件下地下水特性及运移规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偏振片阵列(MPA)的偏振成像设备在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的优势,极大促进了偏振成像的应用领域。但目前对于MPA光栅参数设计、单元排布模式以及偏振特征解算等方面的研究均存在严重不足,影响了准确偏振特征的获取。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利用光栅衍射和等效介质理论进行MPA光栅参数设计,并提出MPA在频域内的联合编解码设计方法,以期MPA单元排布与偏振特征解算达到综合最优。仿真结果表明,MPA编解码设计方式的选择将会对偏振信息的获取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B647-X9井概况,钻井施工技术存在的大难点,施工中使用的优快钻井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克服井组密集、造斜点浅、裸眼段长、轨迹难控制、防碰难度大等困难,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所使用的优快钻井技术,对其它丛式井施工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采棉机传统传动方式在采摘过程中容易出现发动机与传动部件的扭矩不匹配,变速过程繁琐、换挡挫顿等缺点,无法完全适应棉花采摘的复杂作业环境等问题,根据采棉机的作业要求,设计了动力换挡液压行走系统。运用AMESim仿真软件验证了采棉机动力换挡液压行走系统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控制模式采棉机动力换挡液压行走系统在换挡时比手动切换模式系统中的压力波动小,流量波动冲击减小43.56%,车速加速时间缩短47.74%,换挡后压力及流量快速稳定,在作业、运输模式换挡时无明显换挡冲击,可满足采棉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赵永强 《河北化工》2014,(9):100-103
根据东庞矿下组煤带压开采水文地质勘探和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专门水文地质勘探等成果,结合东庞矿以往相关水文地质资料,总结东庞矿下组煤带压开采地段的导水构造特征及导水规律,对东庞矿9号煤的奥灰带压开采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矿井防治水措施,为下组煤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