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深度分析,得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布情况,找到管理、材料、技术措施、作业队伍、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为管理的针对性和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赵金贵  郭敏泰 《煤炭学报》2014,39(8):1716-1724
岩溶陷落柱是华北煤系中大量赋存的一种危害矿井生产的灾害地质现象,探求岩溶陷落柱的形成时段是进一步研究其运动学过程、导水性及分布规律的基础。野外调查发现,山西省平顺县老马岭1 450m的分水岭上发育一赋存在奥陶系灰岩中的岩溶陷落柱。基于老马岭岩溶陷落柱柱体剖面揭示的形态学特征、流域构造地貌与岩溶水系统演化的表生过程模式及之前对太原西山岩溶陷落柱群形态特征的统计结果,发现平顺河流域岩溶地貌演化经历了2期夷平面与1期宽谷面,其间构造活跃期山顶面平均剥蚀速率分别为19.2,45.3,220.0m/Ma;得出岩溶陷落柱发育于构造稳定、岩溶水侧蚀作用加强的夷平面形成时期;类比证实了奥陶系灰岩顶面横截面积为40m×60m的老马岭岩溶陷落柱完全可以塌透上覆176.5m厚的地层。进而从陷落柱柱体岩块最大塌落距、发育的地貌部位及前人对夷平面时间的研究成果,探求出老马岭岩溶陷落柱形成时段为42~25Ma间的甸子梁夷平面发育时期,同时也表明老马岭岩溶陷落柱可作为本区甸子梁期夷平面存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3.
对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HEC)生产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的防护工艺和保存要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4.
赵金贵  薛海刚 《山西建筑》2011,37(21):235-236
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管理模式的定义、管理理念等相关知识,探讨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法应具备的特点,总结归纳了目前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了一种循序渐进的逻辑管理模式,并作了具体说明,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5.
赵金贵  马会双 《山西建筑》2011,37(22):247-248
结合对小型监理企业进行评估的具体内容,分别阐述了小型监理企业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估机构建立的条件,并介绍了确立相应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及确定方法,对评估方法作了简要说明,指出了需处理的问题,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6.
赵金贵  郭敏泰 《煤炭学报》2013,38(11):1999-2006
煤系层间构造与岩溶陷落柱是阻碍煤炭企业高效生产的重要地质障碍,太原东山大窑头新开挖的路堑剖面集中揭示了这两类密切相关的构造现象;笔者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对路堑剖面地质编录的基础上,从构造、地貌、水文演化的角度,构建出太原东山煤系层间构造与岩溶陷落柱群发育模式,获得:在燕山期EW向挤压应力体制下形成大窑头褶皱与层间构造,在新生代早期EW向伸展应力体制下,太行山前断裂发育后形成华北岩溶水系统后,在大窑头背斜轴部奥陶纪灰岩中发育管道流进而形成岩溶陷落柱群,新生代中晚期伴随着太行山隆升、晋中断陷的形成,发育了本区走向近EW的断阶,使得华北岩溶水系统解体。分析结果表明:太原东山岩溶陷落柱群是在构造控制下华北大岩溶水系统发育的结果,可作为华北克拉通破坏表生过程的良好记录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