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01.
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的单气泡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浆生成器是直接接触法冰浆制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而体积传热系数作为衡量冰浆生成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受诸多因素影响。基于单个气泡在连续相中的上升特性,定性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温度下降、进气质量流量增加、水柱高度下降、喷嘴直径减小均导致体积传热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2.
脉管制冷机配气装置的改进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邱利民,赵莉,朱信洪,陈国邦介绍了采用固态定时器及计算机实时控制脉管制冷机进排气的两种实验装置,实现了脉管制冷机压力波频率的无级调节,并可灵活地调整占空比及压力波的相位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脉管制冷机...  相似文献   
103.
讨论了预测热声装置频率和波长数的意义和方法,给出了双边气库型和混合气库型热声装置的频率和波长数的计算结果,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4.
研制了一台高效率液氦温区分离型二级脉管制冷机,采用单压缩机和单旋转阀驱动该二级脉管制冷机.在实际输入功率为6.7 kW时,第二级最低温度达到了2.5 K,在4.2 K有590 mW制冷量;同时第一级在36.7 K有15 W制冷量.制冷机在4.2和40 K 2个温度上都能提供大制冷量,可以用于替代G-M制冷机冷却超导磁体、低温泵和电子器件等.通过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压缩机和旋转阀时序对分离型二级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中惯性管调相的原理和惯性管的传输线理论模型,给出了惯性管尺寸的优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现有的脉管制冷机中惯性管的调相能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PV功、压比和气库容积等参数对最佳惯性管尺寸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描述单根圆形管道的传输特性,在流体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参考Rott的波动方程和Swift对紊流的修正方法,提出单管传输特性的改进模型.在模型中讨论了流动为紊流时的修正方法:当R/δv较小时,利用Swift的修正方法进行修正;当R/δv较大且修正因子n>1时,利用n对紊流进行进一步修正.为了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声压放大器这一典型的单管道为例开展了实验研究.紊流时在R/δv较小的情况下,改进模型和DeltaE的计算结果一致,与实验吻合良好;在R/δv较大的情况下,改进模型由于充分考虑了径向上的对流换热损失,其计算结果与DeltaE相比更加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空间35K温区探测器的冷却需要,基于回热器数值计算软件REGEN3.2,成功设计了一台两级高频脉管制冷机.该制冷机采用热耦合的级间布置和惯性管调相方式,其中第二级脉管热端的惯性管和气库置于第一级脉管的冷头下,即冷惯性管,较好地解决了第二级脉管内小声功流条件下相位调节的难题.给出了第二级脉管制冷机的详细设计方法,讨论了第二级回热器填料、长度、充气压力对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在80~35K,40Hz下,采用500目不锈钢丝网作为回热器时的制冷性能优于铅丸回热材料,充气压力在1.25MPa下可以获得较好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单级G-M型脉管制冷机的性能,着重对80 K到300 K温区回热器的效率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通过对不锈钢和磷青铜丝网材料热渗透深度和热导率的分析,指出在这一温区采用不锈钢丝网的制冷性能优于磷青铜丝网.基于REGEN3.2进行的数值模拟,进一步指出适当增大不锈钢丝网目数有利于提高制冷性能,并由此指导实验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单级G-M型脉管制冷机经优化后,取得了11.1 K的最低制冷温度,是当前国内外报道的最好结果;同时该制冷机在20 K和30 K分别可获得17.8 W和40.7 W的制冷量.  相似文献   
109.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传热方式 ,低温热管在低温技术以及超导磁体的冷却方面有广阔的应用。本文着重阐述了热虹吸管的工作原理、基本设计以及各种传热极限对热虹吸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对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采用氦氢混合工质在30 K温区进行实验研究,从制冷量、COP、压降特性、压缩机耗功、制冷温度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同时给出了在最优状态下加载热负荷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配比的氦氢混合工质有助于提高脉管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