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5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272篇
电工技术   602篇
综合类   436篇
化学工业   951篇
金属工艺   325篇
机械仪表   430篇
建筑科学   471篇
矿业工程   477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415篇
水利工程   275篇
石油天然气   267篇
武器工业   96篇
无线电   4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2篇
冶金工业   268篇
原子能技术   104篇
自动化技术   81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BIIR用量对NR/BIIR并用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以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IIR用量的增大,NR/BIIR并用胶正硫化时间延长,交联程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回弹性均降低;增大BIIR用量,NR/BIIR并用胶损耗峰温度升高,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损耗和较高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52.
依据ASTM D6641/D6641M-16《采用组合加载方式(CLC)测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压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对风电叶片大梁用碳纤维拉挤板材进行压缩性能测试,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加强片制备压缩试样,对所测得的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和压缩应变的试验结果与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采用文中C型加强片制备的压缩试样,测得的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压缩应变以及失效模式均较为理想,试验结果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53.
采用中性盐雾、乙酸盐雾、铜加速乙酸盐雾3种电化学方法研究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CR4级冷轧钢板的电偶腐蚀行为.比较了CR4级冷轧钢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紧固件构成偶对时3种盐雾腐蚀试验的电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NaCl电解质溶液体系中电偶腐蚀作用对CFRP影响不大,CFRP基本没有受到腐蚀.  相似文献   
54.
过渡金属-氮共掺杂炭材料是一类高效的CO2电还原催化剂。以热解聚合物制备的氮掺杂炭材料为载体,浸渍镍源,经红外灯光照2 h,利用光化学法制备了高分散的镍-氮-碳催化剂(Ni/NC)。采用扫描电镜(SEM)、物理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物相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催化剂的CO2电还原反应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5 mol/L的KHCO3电解液中,镍的负载量为2 %(质量分数)时催化性能最好,CO分电流密度得到有效提升,塔菲尔斜率为492 mV/dec,起始过电位为286 mV;在-0.6 V(vs.RHE)下,CO的法拉第效率为78%,在-1.0 ~-0.5 V(vs.RHE)内,n(CO)/n(H2)=0.5~3.6。  相似文献   
55.
随着微纳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芯片、微反应器和微燃料电池等微型器件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型器件的应用不仅对加工工艺和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高效的热管理来维持其性能。特别是对于高集成度和高频化的高性能微电子芯片而言,超高的热流密度不仅会严重制约芯片的性能,而且会显著影响芯片的寿命和可靠性。鉴于传统的风冷和液体单相对流换热冷却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具有高换热系数的微通道换热技术成为解决微型器件散热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常规的微通道换热技术普遍存在着高流动阻力和非均温性的难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规模化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的分形微通道技术用于换热过程强化。本文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分形换热微通道(包括Y、H、T、Ψ、康托、科赫等分形结构),并对各分形微通道的原理和性能进行了着重介绍,最后对分形微通道换热的现存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分别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换热过程强化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6.
某公司二棒轧钢车间是生产20-40大规格螺纹钢的生产线,设计年产量约80万吨,产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文章通过2021年提速实践,简述了单线棒材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提高轧制速度的意义,介绍了二棒产量提升至月产11万吨的工艺部分改造经验,分析总结了提速改造的目的内容、技术特点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7.
58.
驱动桥桥壳是汽车上重要的承载件和传力件.通过建立了驱动桥壳三维模型和有限元分析,形成一套可靠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案.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CAD软件Pro/E、板料成形模拟软件Dynaform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桥壳类零件成形过程的变形规律和影响因素,改善工艺方案,改进模具设计,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有益于工程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新型Ag_mCu_nHgI_4可逆热致变色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余坚  苑俊章  郝志峰 《精细化工》2002,19(11):651-653
将Cu(NO3 ) 2 和AgNO3 溶液以不同比例同时加入K2 HgI4水溶液中合成了系列AgmCunHgI4(m +n =2 )可逆热致变色颜料。研究发现 :随着Ag和Cu比例的改变 ,颜料变色温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当m和n的比例接近 1∶1时 ,变色温度达到最低 35℃ ;降低环境温度 ,可以缩短产品的复色时间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图谱中颜料的相变温度与目测变色温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在分析AgmCunHgI4颜料变色机理的基础上 ,结合晶体微观结构 ,推测得出晶体的微观对称性越低 ,颜料的变色温度越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郝章程 《中国橡胶》2005,21(18):28-28
日前,中国科学院研发成功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可将普通的炭黑进行表面臭氧氧化改性,生产出各种色素炭黑。其原理是采用高速气流与特殊的内部气流分布构件,有效地抑制了炭黑颗粒的附聚效应,因而气相一固相接触好、传热和传质效率高、颗粒返混少。流态化的颗粒状炭黑,在反应器中如流体一般,可实现颗粒物料的连续加入与排出,实现连续化操作。目前已在上海焦化化工发展商社建成一座高4米、内径125毫米、炭黑处理量为每小时500克的中试装置,生产出高质量的色素炭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