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流动单元能够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指导剩余油预测和油田开发,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其研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储层参数。优选了有效厚度、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净毛比等9个评价参数,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流动单元的模糊评价矩阵;求取评价矩阵的特征向量,以此作为各参数权重系数;利用加权平均算法,计算流动单元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定量划分储层流动单元。利用该方法对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进行研究,其流动单元类型以E类和G类为主,M类占一定比例,P类鲜有发育,各类流动单元的物性差异大。在储层建筑结构指导下预测出七区西Ng52+3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E类流动单元分布在侧积砂坝内,构成了七区西Ng52+3的"内核";G类流动单元围绕E类流动单元展布,构成了七区西Ng52+3的"主体";M类流动单元分布在废弃河道和天然堤内。  相似文献   
32.
周艺  肖斌  黄燕  金井升  郭长春  欧衍聪 《材料导报》2012,26(16):35-37,46
重点研究了多晶硅扩散氧化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对大规模生产多晶硅扩散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少子寿命测试仪分析了扩散前后的硅片少子寿命,发现当扩散氧化时的干氧流量控制在2800sccm,扩散后的方块电阻控制在60~70Ω/□时,扩散后硅片少子寿命最高达到了10.45μs,与扩散前的硅片少子寿命相比延长了5倍多;此时的太阳电池并联电阻和短路电流分别高达40.4Ω和8522mA,光电转换效率也由16.69%(干氧流量2000sccm)提高到了16.83%。此外,主要针对扩散氧化层对片内方阻均匀性及少子寿命的影响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33.
郭长春  文霞 《高电压技术》2007,33(3):193-194
为了解电缆附件和绝缘所用橡胶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形成的绝缘界面电气性能与橡胶材料厚度、过盈量配合等几何尺寸变化间的关系试验研究了两平行环形电极在绝缘界面上形成一小间隙绝缘界面的击穿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界面电气强度随着两者过盈量的增加有遂渐增大趋势,但随过盈量继续增大则呈饱和现象;当过盈量较小时,随着材料厚度增加,界面电气性能呈线性增长趋势(试验范围内);而过盈量增大后,随着厚度的增加,界面电气性能也出现增长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34.
阐述了应用单片机80C196的高速输入部件(HSI)的特性来对机械转速进行实时测量的系统.重点介绍了高速输入部件(HSI)在转速检测中的硬件实现途径和软件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测量准确,性价比高,适合各种不同的转速测量.  相似文献   
35.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实践证明,丰富的油气资源与富含有机质的生烃凹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陆相断陷盆地多沉降中心、多物源供给和充填演化的多旋回性,发育了多套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生油层系和多种油气储集相带组合,形成了不同层系、不同圈闭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并在空间上构成了多个相互交叉、叠置或并列的复合含油气系统.研究表明,盆地叠加演化及动力学环境所构成的复式成盆系统孕育了复式成烃系统,复式生烃系统的特点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它们控制了复合含油气系统(多源油藏)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36.
EHA(电静液驱动执行器)是航空飞行器中动作控制的集成核心部件,高功重比要求对多个部件进行极值轻量化设计,但是由于可填充区域尺寸受限,导致用于轻量化填充的点阵单杆长径比较小。针对现有欧拉梁理论对短粗杆计算准确性差的问题,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进行小长径比的四棱锥点阵静力学性能推导。结果表明,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的小长径比四棱锥点阵的等效弹性模量与长径比的二次方呈反比,等效屈服强度与长径比的二次方呈正比。此外,针对SLM(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在激光成型方向呈现的各向异性现象,通过试验得到屈服强度随悬垂角度的各向异性数据,并将此规律拟合融入性能表征公式,以此寻优得到考虑工艺约束的四棱锥点阵填充参数。最后,采用拓扑优化和点阵填充的方法对EHA电机壳进行轻量化设计,由选区激光熔化进行增材制造,结果减重近200 g,占原模型16.3%。  相似文献   
37.
郭长春  黄芝强  刘刚  邓海生  黄华 《变压器》2019,56(11):29-31
介绍了连续式绕组反饼的一般绕制方法,以目前方法存在的弊端为研究方向,并依据圆形绕组的特点;总结计算出了一套完整反饼找位公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38.
曲流河点坝、废弃河道级次构型表征对丰富曲流河储层构型模式、指导油气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渤海湾盆地孤岛油田中12—斜检3011井区馆陶组为例,基于分频智能反演技术识别曲流河点坝与废弃河道。首先,通过地震资料分频处理,依据振幅与砂体厚度之间的关系优选最佳频段地震资料,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频反演;其次,在利用反演数据体平面属性刻画复合河道砂体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河道边界的地震、测井等响应特征预测单一曲流带;最后,以废弃河道泥质半充填的样式为指导,选取目的层上、中、下部的反演属性切片进行RGB融合,建立废弃河道识别模板,并在定量模式约束下识别点坝和废弃河道。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机器学习的分频反演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不同频段地震信息与测井信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可指导河道边界识别;(2)采用RGB融合技术融合河道不同位置的反演属性切片,能够辅助判别砂体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有助于井间废弃河道识别;(3)在地震资料主频为38 Hz的情况下,利用基于分频智能反演的曲流河点坝与废弃河道识别技术在研究区目的层复合曲流带中共识别了4个单一曲流带、13个废弃河道和...  相似文献   
39.
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烃系统,认为生油岩的发育和分布受控因素有盆地构造沉降、气候旋回变化、物源供给等作用。湖盆不同演化时期发育的沉积体系决定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和油气组合。沉积充填演化过程的阶段性和多旋回性,形成的多套富含有机质的有效烃源岩,组成了复合生烃系统。油源对比表明,沙四上、沙三段和沙一段3套烃源岩已形成一定规模油气聚集,部分油气藏存在混源现象。该凹陷的3个次级洼陷均发育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对油气藏的贡献最大,因此深湖环境下发育的沙三段优质烃源岩成为车镇凹陷复式生烃系统的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40.
济阳坳陷生烃洼陷的成因类型及生烃潜力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济阳坳陷生烃洼陷的成因类型及生烃潜力作了研究,发现该坳陷由于块断活动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形成了多凸多凹(洼)相间分布排列的构造格局。其中洼陷是沉降中心和生烃中心,控制着油气的形成和分布。通过对济阳坳陷14个生烃洼陷的沉积演化、有效烃源岩分布、埋藏史和生烃史等分析研究,识别出持续沉降-深埋藏型、间断沉降-深埋藏型和逐渐抬升-中浅埋藏型等3大成因类型的生烃洼陷,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烃过程又可分为持续快速深沉降型、持续沉降型、间断深沉降型、间断沉降型和逐渐抬升型等5种成因类型的生烃洼陷。其中深沉降型基本都是富油洼陷,而逐渐抬升型则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利用二级模糊评判方法,得到济阳坳陷68个评价单元的有效烃源岩综合评价结果,其中利津洼陷沙三下(Es3下)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和非常有利的生烃过程,是济阳坳陷内最好的生烃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