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为了解决现有电解加工技术中难以使用同一装置在多种型面零件表面一次性大面积制备高精度微坑阵列的现状。方法 提出一种可用于多种型面零件批量加工微坑阵列的线阴极滚印式掩膜电解加工技术,设计了一种滚筒式掩膜复合线阴极的阴极工具装置,采用铜丝(直径500μm)作为阴极,图形化的聚氯乙烯(PVC)作为掩膜,在10%NaNO3电解液、0.1 mm极间间隙条件下,在不锈钢304材料工件表面进行电解微坑试验,探究电压、阴极工具旋转速度、阴极尺寸对加工微坑阵列形貌的影响,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奥林巴斯显微镜对电解后的工件试样表面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测。结果 选用10.5 V的电压、0.2 r/min的旋转速度可在工件表面加工出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微坑阵列,其微坑直径分布范围为402.8~440.3μm,深度范围为66.2~74.2μm,微坑粗糙度范围为0.42~0.83μm。与传统的圆环型阴极电解加工结果对比,线阴极电解加工出的微坑阵列直径偏离掩膜孔尺寸小、定域性高。结论 使用线阴极滚印式掩膜电解加工方法可在不锈钢304材料工件平面、内圆柱面及外圆柱面制备大批量、高精...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高经典三回路自动驾驶仪的性能,对采用尾舵控制的弹体对象设计了切换增益变结构控制自动驾驶仪.采用切换增益变结构控制的闭环响应特性对弹体参数的变化不敏感.控制量是光滑的避免了对执行机构有害的频繁切换.采用增益调度技术可以容易的获得全空域的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The fatigue behaviors of 2E12 aluminum alloy in T3 and T6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ir were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fatigue fracture surfaces of the alloy were exa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loy exhibits higher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FCP) resistance in T3 condition than in T6 condition, the fatigue life is increased by 54% and the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FCGR)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fatigue fractures of the alloy in T3 and T6 conditions are transgranular. But in T3 condition, secondary cracks occur and fatigue striations are not clear. In T6 condition, ductile fatigue striations are observed. The effect of aging conditions on fatigue behaviors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slip planarity of dislocations and the cyclic slip reversibility.  相似文献   
64.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励磁系统参数可辨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有限测点下励磁系统部分参数关联形成隐函数导致辨识结果不稳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关联参数的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选取子列集的方法将励磁系统参数划分为关联参数集和非关联参数集。其次,为降低对关联参数赋经验值消除关联性时,经验值与实际真值存在偏差对系统参数辨识结果精度的影响,选择灵敏度较小的参数作为关联参数代表赋值。为避免选取参数代表时重新引入关联参数,需进一步明确每个参数间的关联关系。为此,构造轨迹灵敏度矩阵求出判别系数,根据判别系数将相关联的系统参数划分至几个独立的隐函数参数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判别励磁系统参数的可辨识性,而且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于赋值偏差而对降阶后系统参数的辨识精度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为了能够详细刻画汶川地震及其震后强降雨对岷江上游输沙量增加量的影响,在对SPOT图像、航片和数字高程图的影像资料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进行了标定,同时通过收集该流域1980-2010年期间输沙量、降雨量、滑坡量、泥石流量等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岷江上游降水量、输沙量、滑坡量、泥石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定量计算了汶川地震前后该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进一步探析了汶川地震后强降雨驱动的滑坡、泥石流对岷江输沙量增加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由汶川地震的同震构造抬升和同震滑坡、泥石流所导致的输沙量增加值为30%左右,表明在汶川地震后岷江上游输沙量的增加主要受同震滑坡、泥石流的控制;②震后强降雨导致的输沙量是震前的1.75倍,震后强降雨泥石流的产砂量对当年新增输沙量的贡献率达到37.49%;③强降雨带与地震断裂带和地震滑坡带基本重合,导致了汶川地震后输沙量的增加与强降雨量之间存在正反馈关系;④汶川地震震动所引发地表物质松动和驱动滑坡导致了河流输沙量加大,这是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灾害。  相似文献   
66.
对失效的碳纤维无芯电热元件进行综合分析,失效特征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电热元件的高温定型以及脱芯工艺直接影响着其成品的寿命及电热特性.开发了适用于无芯碳纤维电热材料的高温热处理设备和新型的脱芯工艺.经测试,优化工艺之后的无芯电热元件的表面温度均匀性及工作寿命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7.
煤矿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以某大型煤矿集团下的几个矿山为例,基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在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3大类因素下,建立了科学的、合理的二矿通风指标评价体系,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占比。进一步的根据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理论,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各因素的组合权重,然后用熵权法对指标综合权重进行验证模型可靠性,为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关于Bluetooth跳频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 Bluetooth采用了跳频技术作为接入方式.针对Bluetooth跳频系统中跳频序列的产生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一种"阴极旋转+上下往复运动+贴面柔性扫刷"多作用协同电铸技术,通过工艺实验分析了阴阳极间距、阴极上下往复行程以及柔性扫刷对电铸层厚度分布特性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极间距及阴极上下往复行程对电铸层厚度的均匀性有显著的影响,在优化参数(阴阳极间距A=30 mm,阴极上下往复行程S=120 mm)下所得电铸...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介绍了伸缩式皮球集流找水仪的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与伞式同轴找水仪测井资料对比,阐述该仪器在八厂高含水、低产液产出剖面测井中的应用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