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在温度T=250~450℃,应变速率为0.001~10s-1的条件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挤压Mg-7.8%Li-4.6%Zn-0.96%Ce-0.85%Y-0.30Zr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试验,分析流变应力曲线特点。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特征,动态再结晶是热变形过程中的主要软化机制。流变应力峰值随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升高。稀土相化合物和α相促进β相的动态再结晶,使α相再结晶减缓。在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迅速,流变应力曲线表现为临界应变较小,加工硬化迅速被动态软化所掩盖。  相似文献   
22.
耐泥沙磨蚀涂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热喷涂层试验室模拟及水轮机真机运行的试验结果。选择出耐磨性好的合金粉末和喷涂工艺,以提高水轮机和水泵的抗磨蚀性能,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引黄大泵生产,避免了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不同温度淬火、高温回火对0Cr17Ni不锈钢磁性能的影响,通过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特点、残余奥氏体含量分析,解释了产生磁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越高,铁素体含量越多,磁性能越好。高温回火后磁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但奥氏体化温度过高,残余奥氏体增多、晶粒增大,降低磁性能。  相似文献   
24.
水轮机空蚀和磨蚀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综合了各种水轮机空蚀和泥沙磨损理论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室和真机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蚀破坏的微观形貌,掌握了微观破坏过程,提出了腐蚀破坏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5.
空蚀破坏的微观氧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空蚀破坏过程中的腐蚀效应,利用旋转圆盘空蚀模拟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结合数码技术,对圆盘试样空蚀破坏部位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微观破坏的形貌-多彩斑点.通过对多彩斑点的分析发现:一个多彩斑点是一个大的气泡溃灭产生的高速微射流对金属表面的破坏结果.微射流的能量极高,微射流和金属表面接触的瞬间可造成局部的烧损和严重的高温氧化.用高温氧化过程合理解释了多彩斑点的形成,丰富了空蚀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超(超)临界汽轮机气缸高温螺栓的抗咬死性能,对高温螺栓材料1Cr11MoNiW1VNbN钢进行盐浴渗铬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渗层的组织,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和纳米硬度计分析了渗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和韧性,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渗层的耐磨性能,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渗层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1Cr11MoNiW1VNbN钢盐浴渗铬处理后的组织由Cr23C6和Fe-Cr铁素体(柱状晶)组成,渗层硬度和弹性模量较低,韧性较高,材料的耐磨性、耐电化学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将是一种防止高温螺栓咬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利用热扭转、透射电镜试验方法测定了16Cr5NiMo钢的高温延性,发现随着铁素体相的增加该钢的高温延性下降。在900~1050℃范围内,由于细小碳化物的析出,也略微降低了该钢的高温延性。  相似文献   
28.
水轮机叶片模压成型工艺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热力耦合三维钢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水轮机叶片模压成型工艺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成型过程中工件上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及贴模情况,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照,为进一步掌握水轮机叶片模压成型机理,制订合理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空蚀破坏的微观过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空蚀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对空蚀试样的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微观点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在金属表面产生空蚀针孔,在随后大量气泡溃灭作用下,针孔壁逐渐小块剥落,形成空蚀坑,当空蚀坑相互连接时,原始表面全部剥落,新的空蚀针孔和空蚀坑又重新形成,使金属表面层层剥落。确定单个气泡溃灭产生的微射流是在金属表面造成空蚀针孔的原因,而空蚀坑的形成则是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