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97篇
  免费   9534篇
  国内免费   5153篇
电工技术   5879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7068篇
化学工业   15733篇
金属工艺   5647篇
机械仪表   6340篇
建筑科学   6925篇
矿业工程   2843篇
能源动力   2622篇
轻工业   8330篇
水利工程   1888篇
石油天然气   5065篇
武器工业   919篇
无线电   113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95篇
冶金工业   4201篇
原子能技术   1245篇
自动化技术   14207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603篇
  2022年   2720篇
  2021年   4064篇
  2020年   3084篇
  2019年   2614篇
  2018年   2990篇
  2017年   3280篇
  2016年   3038篇
  2015年   4112篇
  2014年   5244篇
  2013年   6345篇
  2012年   7014篇
  2011年   7685篇
  2010年   6720篇
  2009年   6536篇
  2008年   6384篇
  2007年   6002篇
  2006年   5638篇
  2005年   4737篇
  2004年   3364篇
  2003年   2725篇
  2002年   2638篇
  2001年   2258篇
  2000年   1984篇
  1999年   1780篇
  1998年   1340篇
  1997年   1131篇
  1996年   1018篇
  1995年   783篇
  1994年   664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OA系统中的工作流技术及其新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工作流技术的理论、实现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审批平台中应用的工作流管理模型,详细讨论了该技术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工作流技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2.
激光熔覆Ni基B4C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5kW连续波CO2激光器对16Mn钢基材表面预置的含20 vol%B4CP的Ni基合金复合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得到Ni基B4C合金涂层(NiB4c),研究了NiB4c涂层的组织形貌与相组成,并用单纯的镍基合金涂层(Ni60)进行了显微硬度及滑动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iB4C涂层由涂层下部的胞状晶和涂层中上部的树状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所组成,其组成相为γ-Ni,γ-(Ni,Fe)固溶体和(Cr,Fe)7C3,CrB,Ni3B,Fe2B,Fe23(C,B)6等化合物,涂层中存在未熔的B4C颗粒。激光熔覆NiB4c涂层比Ni60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并分析了NiB4C涂层的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3.
原油基压裂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低压、低渗、水敏性储集层的新型原油基压裂液体系。根据基液原油的组分合成相应的增稠剂,增稠剂在原油中与交联剂反应,形成网状结构,使原油成为黏度可以调控的冻胶,从根本上改变了油基压裂液以柴油、煤油为基液的现状,降低了油基压裂液的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压裂液的抗温、抗剪切和破胶性能,并将交联时间缩短到2h以内,可以满足现场压裂施工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施工强度和压裂改造的综合成本。在青海油田进行的现场先导试验取得成功。图9表1参5  相似文献   
104.
From its foundation until 2004, ETRI has registered over 1,000 US patents. This lett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tents and addresses the explanatory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citation counts. For explanatory variables, research team related variables, invention specific variables, and geographical domain related variables are suggested. Zero‐altered count data models are used to test the impac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A key finding is that technological cumulativeness, the scale of invention, outputs in the electronic field, and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the US technology domain positively affect the citation counts of ETRI‐invented US patents. The magnitude of international presence appears to negatively affect the citation counts of ETRI‐invented US patents.  相似文献   
105.
融合多种网络可满足用户长日寸间连接和尽可能获得较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要,但融合后的网络也将各种网络的安全缺陷带进融合网络中。这不但给融合网络的运行带进各种原有的安全问题,而且增加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恢复的多重防护解决方案,并使用公钥加密算法鉴权。使用私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该方案可以为系统提供可靠的安全性,并实现用户对服务的不可抵赖性。该方案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下一步还需要明确各层的正确行为,以及出现多个恶意节点对某个合法节点诬陷时所应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6.
陆东凹陷油气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高,占总组成的含量均大于40%,而极性化合物则相对较低,一般不足40%;相反,在低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极性化合物则显著增加。此外,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成熟度亦存在着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高,而在低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低。根据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特征和成熟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陆东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107.
气测录井定量快速色谱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气测录井定量快速色谱分析技术在钻井现场广泛应用,该文从定量快速色谱与常规色谱的比较入手,在阐述定量快速色谱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定量快速色谱技术三个方面的优势——薄油气层的发现与评价、快速钻进条件下发现油气层以及加入钻井液添加剂条件下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相信随着定量快速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油气层发现与评价的准确率会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8.
109.
对三网互联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介绍利用IP技术解决有线电视网地址选择问题,探讨怎样将ATM技术与IP技术相互融合,使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现实,阐述利用H.323标准全面解决视频网络方案。  相似文献   
110.
This letter analyzes the saturated throughput for multicast switches with multiple input queues per input port.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a Poisson uniform traffic model and random packet scheduling policy, we derive the multicast switch saturated throughput under different fanouts. To verify the analysis, extens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with different switch sizes and fanouts. It is shown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a discrepancy less than 1.9%. Results from this letter can be used as a guidance to design the optimal queuing for multicast swit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