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8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291篇
电工技术   418篇
综合类   347篇
化学工业   755篇
金属工艺   395篇
机械仪表   303篇
建筑科学   292篇
矿业工程   152篇
能源动力   123篇
轻工业   644篇
水利工程   94篇
石油天然气   111篇
武器工业   83篇
无线电   3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2篇
冶金工业   1518篇
原子能技术   80篇
自动化技术   64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0篇
  1976年   95篇
  1975年   6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in‐film solar cells of CuInS2/Zn(Se,O)/ZnO configuration have been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Zn(Se,O)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CBD) conditions. The kinetics of deposition of the Zn(Se,O) buffer is followed during cell processing with a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 Two different CBD growth mechanisms yield buffer layer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Under a predominant electroless deposition reaction, the resulting buffer layer has mixed ZnSe–ZnO composition. The solar cells with this buffer type show higher fill factor (FF) and lower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Under a chemical growth regime, the buffer layer has higher ZnSe proportion, giving rise to cells with higher VOC, but lower FF and stability. The parameters of this second type of cell also show major dependence on illumination effects (light‐soaking effects). Electron‐beam‐induced current (EBIC)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L)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se the CuInS2/Zn(Se,O) junctions formed under the two buffer growth regimes. Cross‐sectional EBIC shows a wider space charge region (SCR) than expected for p‐CuInS2 in contact with Zn(Se,O), and the p–n junction is driven within the CuInS2 phase. These results reflect a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uInS2, most probably caused by the ammonia of the bath solution. CL shows more defective interfaces when Zn(Se,O) is deposited under the chemical mechanism (slower deposition rate, hence longer contact time of the CuInS2 with the bath solution) than under the electroless kinetics (faster deposition rate).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面齿轮材料18Cr2Ni4WA,研究飞秒激光辐照面齿轮材料的热力效应,建立飞秒激光烧蚀面齿轮温度-应力耦合模型,分析多脉冲时不同能量密度下电子温度、晶格温度以及热应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电子温度、晶格温度以及热应力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实验和仿真的对比结果说明,烧蚀齿面表层为残余压应力,烧蚀深度和凹坑直径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较大的激光能量密度会产生较多的熔融物,降低飞秒激光加工质量,当能量密度为1.78 J/cm2时,齿面表层形态较好。本文为提高飞秒激光精微烧蚀面齿轮质量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现有老年人药品存在的包装开启困难、信息读取困难和取药量难以控制等缺陷,基于工效学原理,从包装开启方式、药品装潢设计和结构设计等方面对老年人药品包装进行优化,设计了便携式药瓶和可分离式药瓶两种药瓶,并对其内外包装装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两款药瓶的包装进行运输实验,验证了优化后包装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体现了产品和包装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非调质钢曲轴感应淬火时出现裂纹的原因。方法首先统计了裂纹的分布规律,并确定了裂纹源位置,之后通过金相检验、低倍检验,从锻打工艺、材料偏析等角度对裂纹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产生在分模面位置的裂纹,是因产品结构造成该区域材料在锻打过程中发生流速不均,当材料的框型偏析位置在锻造挤压下流动到此处时,偏析的材料产生了微细空洞,该微细空洞在后续感应淬火时成为裂纹源而引起开裂。结论该裂纹的产生与材料框型偏析有直接关系。研究对控制非调质钢曲轴生产中的裂纹缺陷,提高曲轴生产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论述了不锈钢金属扭力管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根据不锈钢金属扭力管寿命测试试验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液压作动筒的测控系统,能有效模拟扭力管的工作状态,并对试验过程中的角度、压力、温度等主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试验结果表明:扭力管寿命试验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6.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并非恒定不变,一般与二次负荷和一次工作电流有关。检定证书出具的是上下限负荷下的误差数据,无法知道在特定负荷点下的误差数值。通过计算给出了在已知这上下限负荷误差数据的条件下,确定任意负荷点下误差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小于该准确度等级的两个修约间隔。因此,推导的任意负荷点下误差的计算方法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凉皮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凉皮中的生长规律,通过测定5℃、10℃、15℃、20℃、25℃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凉皮中的生长数据,采用Baranyi模型、Modified Gompertz和Huang模型拟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比较3种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参数,将一级模型得到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与迟滞期(λ)建立与温度相关的二级模型。实验表明,Modified Gompertz模型建立的一级模型的偏差因子(B_f)和准确因子(A_f)均在合理范围内。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拟合的μmax和λ建立其与温度的平方根模型,拟合得到的R2为0.80和0.88,说明Modified Gompertz模型最适合拟合生长曲线,二级模型经方差分析显示方程显著,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凉皮中的生长情况。本研究为凉皮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米雷雨 《工业工程》2018,21(4):34-42
基于复杂系统制造过程对完善生产资料准备、缩短制造周期、增强生产计划控制力、提升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根据模块化理论、制造工艺、项目管理、最优化理论等方法,构建复杂系统制造模块顺序网络图,并建立求解制造周期的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举出实例,运用优化求解软件CPLEX得出整个系统制造周期及对应的关键制造路径,运用求解结果制定生产资料准备计划及生产计划,发现模块化技术实行后,生产计划及生产资料准备计划实现最大并行化开展,且生产资料准备先于生产计划开展前完成,整个系统制造周期大大缩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准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一种新型的在线净化前处理装置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with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测定香精香料中的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该前处理装置结合基质分散萃取和柱层析对样品进行萃取和净化,之后对样品进行浓缩并利用HPLC-MS/MS分析测定。HPLC-MS/MS方法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0.4?mL/min流速条件下梯度洗脱,采用C18色谱柱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大气压正离子方式电离,多重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前处理方便且稳定性强,溶剂可回收,净化萃取浓缩为一体;目标物质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能在5?min内得到分离检测,在1.5~250?μ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各待测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32~0.35?μg/mL,在不同添加水平条件下,平均回收率为86%~96%,相对标准偏差在3.1%~3.6%之间。本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香精香料实际样品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0.
枸杞是传统药食两用药材。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及其提取物对氧化损伤、老年性黄斑、肝损伤等多种疾病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类胡萝卜素是其主要功效成分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枸杞中类胡萝卜素类成分的结构分类、植物学代谢、功效作用、分离提取和产品研发进行简要的综述,并对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