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05篇
  免费   4830篇
  国内免费   2575篇
电工技术   356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3951篇
化学工业   9415篇
金属工艺   3441篇
机械仪表   3847篇
建筑科学   4523篇
矿业工程   1794篇
能源动力   1678篇
轻工业   3732篇
水利工程   1065篇
石油天然气   3991篇
武器工业   529篇
无线电   62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02篇
冶金工业   2539篇
原子能技术   590篇
自动化技术   7106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1524篇
  2021年   2324篇
  2020年   1914篇
  2019年   1536篇
  2018年   1716篇
  2017年   1884篇
  2016年   1646篇
  2015年   2272篇
  2014年   2964篇
  2013年   3309篇
  2012年   3623篇
  2011年   4067篇
  2010年   3543篇
  2009年   3320篇
  2008年   3252篇
  2007年   2995篇
  2006年   3084篇
  2005年   2582篇
  2004年   1843篇
  2003年   1636篇
  2002年   1614篇
  2001年   1393篇
  2000年   1299篇
  1999年   1525篇
  1998年   1286篇
  1997年   1116篇
  1996年   1003篇
  1995年   827篇
  1994年   665篇
  1993年   480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40年   3篇
  1933年   1篇
  1929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数字接收机中如何全数字地实现位同步,设计了一种内插位同步法。利用内插与Gardner算法相结合的原理设计位同步,通过System Generator进行建模仿真,并直接生成代码下载到FPGA实现位同步。利用QPSK信号进行仿真分析,FPGA硬件协同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内插位同步法具有很好的位同步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为快速实现短信号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出一种基于一阶矩的无乘法DFT算法。通过数学推导将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计算转换为一阶矩的计算,利用1-网络法实现一阶矩的运算。该算法的计算过程仅涉及加法运算,并能独立计算DFT频域系数。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某些条件下优于现有的快速傅里叶算法。  相似文献   
993.
以120 t顶底复吹转炉进行水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单顶吹条件下枪位、顶吹流量对熔池混匀时间、冲击直径和冲击深度的影响;单底吹条件下底吹流量、熔池深度和底部供气元件布置对熔池混匀时间的影响;顶底复吹条件下最佳因素和水平。结果表明:单顶吹时枪位为1 000 mm时混匀时间最短;单底吹时底吹流量为750 Nm3/h时混匀时间最短,底部供气元件布置对混匀时间影响较大;顶底复吹时底吹流量对混匀时间影响最大,而枪位对混匀时间影响最小,当底部布置方式为喷孔在一条直线上对称分布时,顶吹流量为10 000 Nm3/h,底吹流量为600 Nm3/h,顶枪枪位为800 mm,熔池深度为800 mm时,熔池混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4.
HPFL加固混凝土板柱结构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加固法对5个不同钢筋网布置方式加固后的板柱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方案加固后的板柱构件的承载力和跨中板带刚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加固层钢筋网布置方式(田字形、井字形、十字形)的不同,加固后的构件呈现出不同的加固效果和受力性能;在原构件抗冲切能力足够强的前提下,十字形加固方式为加固效果最好的抗弯加固方式,田字形加固方式其次。  相似文献   
995.
软上地基上加筋碎石垫层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加筋和不加筋碎石垫层在软土地基上的承载特性,分析了垫层厚度、加筋材料、加筋层数、筋体布置位置等因素对垫层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垫层厚度对地基沉降影响明显,合理的垫层厚度能有效地降低地基的沉降;加筋后的碎石垫层对降低地基沉降的效果更明显,同等条件下,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优于土工格栅;加筋层数及筋体布置位置对加垫碎石垫层承载特性有一定影响,层数越多加筋效果越好,将筋体布置在垫层下部时效果最好;加垫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基基床系数,其中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垫层对提高地基基床系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6.
矿用自卸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某大型矿用自卸车车架的结构样式,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惯性释放法计算出不同工况下的车架应力分布情况。同时,对矿山上运行的矿车车架进行了应力测试。对比车架应力分布的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发现车架的应力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0%以内,从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车架应力的有效性。为了改善车架的性能,设计了车架拓扑结构,并通过结构优化,得到了可靠的车架结构,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后的车架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7.
在线接触摩擦副中,非光滑结构单元的凹坑、凸包、波纹、鳞片形态等表面凹坑形貌对其耐磨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凹坑的直径、深度对耐磨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以圆形凹坑非光滑形貌为例,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非光滑表面凹坑不同直径和深度的磨损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仿生非光滑表面对摩擦副耐磨性影响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线性摩擦副工作过程中,凹坑间距为1 000 m的条件下,摩擦副表面的等效应力和摩擦力随着圆形凹坑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其深度的增大而呈抛物线增长;且在凹坑直径为100 m、深度为300 m时,矩形块的耐磨性最优。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了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浓度分布图;然后利用地积累指数法计算了城区各功能区重金属地积累指数的平均值及地积累指数分级频率;再以生活区为例,对土壤中各种重金属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累积预测方法和各种重金属去除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历经十余年探索实践,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锁定五峰组—龙马溪组为最有利产层,提出了一批页岩气富集高产理论,形成了集地质评价、开发优化、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清洁开发等为一体的勘探开发技术,探明了万亿立方米级储量的页岩气大气田。时值中国页岩气勘探发展的重要节点,回顾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梳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在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上的成果认识、展望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接替领域,对推进盆地海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积极意义。(1)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4个阶段:评层选区找目标阶段;浅层至中—深层先导试验阶段;浅层至中—深层示范区建设阶段;浅层至中—深层上产、深层评价、常压页岩气评价、立体开发评价、超深层和新层系探索阶段。(2)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沉积条件优越,深水陆棚相高有机质含量页岩呈连续稳定分布;页岩气主要赋存在有机孔隙中,页岩储层在纵向上集中发育,连续厚度大;川南地区和川东南涪陵区块的构造相对简单,气源持续补给、远离古/今剥蚀区和大型断裂逸散区是页岩气富集保存的有利区;目前,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页岩气资源量为33.19×10<...  相似文献   
1000.
油气储运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科学量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成为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瓶颈与重大命题。借鉴要素分配、分享经济和收益分成理论,立足于油气储运科技创新成果价值贡献与创效方式、技术基本结构级序,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收益递进分成评估方法。研究表明:(1)油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取得的总体经济效益是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油气储运科技创新成果的收益分成率是核心参数,由技术要素分成基准值、技术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技术创新强度系数等关键参数确定;(3)三级技术要素递进分成基数是实现收益递进分成的关键工具;(4)单项技术的分成比例与技术自身创新创效能力、技术阶段等密切相关。实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从总体到单一油气储运技术要素经济价值量化问题,为促进油气储运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