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91.
1993年11月1日,是我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之日,它使所有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都面临着如何与《条例》接轨的问题。笔者现就村庄、集镇规划制定的三个问题谈几点浅见。一、关于规划任务以往集镇、村庄规划任务的落实大都是县、乡两级政府分别以目标管理的形式下达的,年终进行考  相似文献   
92.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岩相古地理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熊连桥  姚根顺  倪超  熊绍云  周刚  王键  郝毅 《石油学报》2017,38(12):1356-1370
川西地区近期部分井的油气勘探发现显示,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发育展布良好的白云岩储层,但受龙门山断裂带推覆影响,观雾山组地层展布特征仍然认识不清、岩相古地理研究仍处于定性分析阶段。为厘清川西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岩相古地理特征:首先,基于平衡剖面技术定量恢复了龙门山断裂带北、中、南3段的剖面,建立起野外露头点现今位置与初始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恢复了露头点的推覆距离,认为龙门山断裂带总体推覆距离约40 km,地层展布恢复后,观雾山组在彭灌古岛与都江堰之间存在一个沉降中心,观雾山组整体呈西厚东薄、南厚北薄的分布趋势;其次,以恢复后的观雾山组地层展布为基础,通过野外实测、岩心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重建了龙门山地区观雾山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发现,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岩石类型以白云岩(粉晶-细晶白云岩、砾屑-角砾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生物白云岩)为主,局部发育灰岩(泥晶灰岩、生屑灰岩和生物灰岩)及少量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识别出台地边缘礁滩相、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3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台地边缘礁滩相分布于桂溪—大木垭地区,开阔台地发育在K2井、擂鼓镇、龙王庙一带,局限台地位于彭灌古岛—宝兴古岛以东至上扬子古陆之间的地区;随着海平面上升,台地边缘礁滩相呈现出向东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低阶煤表面孔隙发达、含氧官能团含量高,导致常规浮选效果不理想.超声波作为一种常用的煤泥浮选强化手段,已开展了较多相关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超声波空化理论(空化阈值、瞬态和稳态空化)和声辐射力(初级和次级);然后,从颗粒破碎、表面清洗和物性改变、药剂乳化和分散、微纳米泡效应、浮选气泡大小和泡沫层的变化4个方面对超声波强化低...  相似文献   
94.
针对红外图像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前向后向扩散的红外图像降噪与边缘增强算法。小波前向后向扩散是建立在小波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其继承了小波扩散迭代降噪与边缘保持特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图像的边缘增强。为了克服传统小波扩散基于小波模值的边缘映射的不足,该文利用小波模值与局部奇异性测度的联合概率分布对边缘映射进行初步估计,结合几何约束进行修正,获得准确的边缘映射,并重新设计了小波前向后向扩散系数方程。实验证明算法能有效实现红外图像降噪的同时增强图像边缘。  相似文献   
95.
通过试验对扬子石化选送的催化油浆、乙烯焦油和重芳烃油溶解沥青的能力以及与沥青形成的混合物的稳定性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优选出乙烯焦油作为今后大化肥沥青管道的冲洗油  相似文献   
96.
倪超  谢广元  李彪  刘博  彭耀丽  董玉蛟 《煤炭学报》2014,39(12):2513-2518
为降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处理高灰细泥含量大煤泥的精煤灰分,构建了强化重力沉降作用、沉降物单独回收的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精煤灰分、产率及浮选完善指标的影响,并与最优工艺参数的FCM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FCMC相比,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的S-FCMC精煤灰分降低1.17%,尾煤灰分提高10.79%,精煤主导粒级(0.045mm粒级)灰分降低2.48%,0.074 mm粒级产率基本相当;沉降物中0.045 mm粒级占本级产率50%,灰分58.16%。S-FCMC通过强化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的重力沉降脱除,有效减少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降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7.
在当前地基云图分类任务中,存在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云分类的精度,有效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结构的特点,构建DAR-CapsNet地基云图分类模型。首先,收集整理美国国家新能源实验室公开数据库中的地基云图,构建云分类数据库;然后,对所提出的DAR-CapsNet分类模型进行训练优化;最后,在不同数据集上验证所提出的分类模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AR-CapsNet分类模型,分类准确率高达95.50%,优于现有公开分类方法,且在不同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98.
倪超 《电视技术》2023,(1):56-60
为解决目前中国蓝云平台各个系统模块之间消息系统相互独立导致的系统模块与用户交互不规范、复杂度高、无法即时反馈等问题,设计开发一套微信消息交互系统。系统使用Spring Boot框架、MySQL数据库等技术,与中国蓝云平台、新闻宣传生产管理平台、数字化改革流程、新媒体发布等系统对接,规范、优化中国蓝云平台各个系统模块、业务流程与用户间的消息交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