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通过三角配料法,确定了钧瓷窑变釉的最佳配方。以同一配方釉在同一窑炉中烧制出紫红色、蓝紫色的窑变釉。利用色度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仿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及呈色机理。结果表明:同一配方样品在窑中摆放的位置不同,表现为温度以及气氛不同,导致其微观结构以及着色元素价态不同,从而形成钧瓷窑变釉;此外,窑变釉的成色原因是氧化铁和氧化铜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不仅仅只有离子着色,还有结构成色的参与。成功的解释了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原因及呈色机理,为钧瓷窑变釉的复仿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不同压实度下脱硫石膏动模量与阻尼比特性,分别对压实度为0.85,0.90,0.95的3组脱硫石膏试样进行动三轴试验。试验分为等压固结和偏压固结试验2部分,等压固结试验固结应力比为1,围压分别为100,200,400 kPa;偏压固结试验围压为100 kPa,固结应力比分别为1.0,1.5,2.0。试验结果表明:随压实度增大,脱硫石膏动模量逐渐增大,阻尼比在动应变<10-5时差异不明显,动应变>10-5时逐渐减小;初始动模量与压实度具有良好的幂相关关系,建立了考虑压实度影响的初始动模量公式,进而推求了考虑压实度影响的动模量衰减全过程曲线;归一化的脱硫石膏动模量和阻尼比差异较小,试验用脱硫石膏参考动应变取值范围为1×10-4~4×10-4。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异步FIFO芯片作为TVP5150与DSP之间的缓冲,可以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并且简化了设计难度。以TI公司的TMS320VC5509A作为DSP图像处理器件,FIFO芯片采用可以存储一帧图像的AL422B。TVP5150作为视频解码芯片,利用CPLD完成逻辑控制功能。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架构,重点介绍了FIFO的特点,FIFO与TVP5150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FIFO与DSP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以及FIFO的读写指针复位和读写使能的控制。软件采用C语言对DSP进行编程,在CCS中进行在线仿真,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采集与处理控制,不仅增强了程序的易读性,而且增强了系统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54.
卢博  李昌恩 《四川建筑》2011,(6):229-230
在我国建设项目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背景下,将工程清单计价模式和传统定额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式的指导思想差异,研究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工程招标带来的影响。使用工程造价参数代换方法,对工程量计价模式对造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5.
随着IPv4地址的枯竭,IPv6技术以其充足的地址空间,良好的网络层次划分等技术优势,成为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作为联系其互联网内两大基础性资源——域名及IP地址的纽带,域名系统在互联网由IPv4向IPv6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对于域名系统为适应IPv6网络所做出的改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分析.并针对IPv4向IPv6过渡阶段域名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域名系统的过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6.
IPv6地址综述     
IPv4地址的增幅与数量已远远落后于网民的增幅与数量,IPv4的匮乏已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IPv6技术以其鲜明的技术优势已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本文将从IPv6的地址角度,对各类IPv6地址,包括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及三类地址中的专用地址的分配及用途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未来IPv6地址的分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7.
李平  卢博  周峻  彭志伟 《稀土》2023,(3):150-15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体系不仅是国家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部门的需要,也是稀土产业链上下游用户的需要,更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稀土产品追溯相关政策的梳理,以及对稀土行业相关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研究分析了当前稀土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标准研制、平台建设情况等,指出了目前稀土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