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9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方法及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点源水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存在的废水取样和分析(测量)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计算不准确以及排污企业容易掌握其废水采样规律并经常偷排、突排高浓度废水而不能被有效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按废水排放流量比例随机采样、统一存储综合水样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和计算的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智能化污水污染物总量监测系统结构,并阐述其工作原理.该智能化监测系统可有效克服现有水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计算时间长、监测误差大和取样规律易泄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62.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微生物,降解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外加的1,2,4-三氯苯等污染物.小试结果表明:经低浓度水源水中1,2,4-三氯苯驯化后,当停留时间为6d,1,2,4.三氯苯的去除率在70%以上,TOC的去除率在55%~85%之间,CODM。的去除率在40%~60%之间.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1,2,4-三氯苯等有机污染具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63.
水生植物滤床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藻毒素和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面考察了水生植物滤床(HFB)在改善源水水质方面的效果。试验在5月—10月进行,进水为太湖陈东港附近的湖水,采用连续进水方式,水力负荷为1.0 m3/(m2.d),所栽种的植物为水蕹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GC—MS分析中试系统的进、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对总藻毒素TMC-RR和TMC-L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3.0%和66.7%,且对细胞内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优于细胞外藻毒素。源水经处理后,一部分微量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被去除,其余物质的浓度明显降低,说明HFB在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讨论了放线菌和藻类数量与嗅味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吸附、生物氧化、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臭氧—生物活性炭等工艺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针对原水中嗅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来满足消费者对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催化二氧化氯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体系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催化二氧化氯氧化的过程与催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Cr为3 500 mg/L的配制难降解废水时, 最佳反应pH为6-8、氧化剂用量为1 000 mg ClO2/L,反应时间为60 min,CODCr去除率可达50%左右;而采用催化二氧化氯氧化处理配制废水时,最佳反应pH为2左右,氧化剂经济用量为800 mg ClO2/L,反应时间为45-60 min,CODCr去除率可达80%以上,去除1 kgCODCr氧化荆费用为3.7元, 废水可生化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表明催化二氧化氟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6.
禾草作为人工湿地植物应用较少,研究其应用可行性,对开发新的湿地植物和湿地构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禾草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能力,选取黑麦草、剪股颖、早熟禾、高羊茅这4种冷季型禾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耗竭法研究其根系吸收PO_4~(3-)-P、NO_3~-N和NH_4~+-N的动力学差异,并与传统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蔬菜型和观赏型湿地植物作对比。结果表明:黑麦草对PO_4~(3-)-P和NH_4~+-N的吸收具有最大的最大吸收速率(I_(max))和最小的亲和力常数(K_m),净化效果好,适用于修复任何PO_4~(3-)-P和NH_4~+-N浓度水平的污染水体;早熟禾和高羊茅对PO_4~(3-)-P的吸收具有较小的I_(max)和较大的K_m,对于NH_4~+-N的吸收具有较大的I_(max)和较大的K_m,适用于修复低PO_4~(3-)-P和高NH_4~+-N浓度的废水;剪股颖对氮磷的吸收具有较小的I_(max)和较大的K_m,不适合用作湿地植物。与传统蔬菜型和观赏型湿地植物相比,4种禾草对NO_3~--N的吸收效果不显著,黑麦草对PO_4~(3-)-P的吸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7.
常规净水工艺不能有效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对居民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本文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HRT为1.5h时,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5.3%和35.1%: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68.79%。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抑制生物活性炭工艺对MC的去除。  相似文献   
68.
饮用水AOC与BDOC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是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指标。该文简述了AOC与BDOC的含义和关系,总结了AOC与BDOC的测定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并对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相似文献   
69.
本文运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和活性污泥法并采用SBR工艺对模拟大化肥厂氨氮废水进行硝化反硝化处理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序批式反应器(SBR)具有良好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氨氮能力,进水碳氮比、不同溶解氧浓度对泥法SBR的CODCr去除、氨氮的硝化没有影响,但对总氮的去除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C/N为578~203,DO为15mg/L~46mg/L),进水碳源越充足,溶解氧越低,总氮去除率越高。  (2)泥法SBR好氧阶段有明显的反硝化现象,即硝化反硝化一体化现象。(3)泥法S…  相似文献   
70.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目前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主流技术,其产生的脱硫废水具有重金属超标、COD含量高、浊度高、污染性强等特点,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采用中和、沉淀、混凝、最终中和及污泥脱水等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满足企业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