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11.
针对机场跑道胶痕形态特征多样性和跑道环境复杂性导致胶痕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机场跑道胶痕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利用邻域灰度关系优化反馈输入的基础上,将神经元点火阈值机制从传统的指数衰减改进为线性分层步长衰减。然后引入杜鹃搜索算法,结合最小交叉熵对改进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最后根据点火映射区域的平均灰度值构建自适应迭代终止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胶痕检测精度,且在光照条件较差和标志线影响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2.
13.
永川豆豉在传统发酵过程中基本成分及蛋白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豉是一种发酵型豆制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豉的营养成分含量大大提高,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对豆豉的生产工艺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永川豆豉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水分含量、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制曲阶段由52.30% 下降到32.91%,在后发酵阶段保持在50% 左右;总酸含量在后发酵初期增加较快后期较慢,最终达到豆豉成熟时的2.12g/100g(以乳酸汁)。在豆豉成熟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氨基酸态氮含量比原料中的明显增多,由最初的0.18g/100g 提高到0.98g/100g;3 种蛋白酶中的酸性蛋白酶在制曲初期活性快速上升,而中性、碱性蛋白酶则是在制曲过程中随着毛霉的繁殖活性逐渐增大,进入发酵阶段后,由于食盐的添加,导致3 种酶的活性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摘要:传统的基于流形的全景拼接技术在处理包含局部运动的视频时,存在不能保留特定关键区域 的内容、表达视频运动信息的能力较差以及实现速度较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显 著性区域约束的高效视频全景拼接方法,该方法在基于流形的视频拼接的基础上考虑图像的特征 点,通过设定显著性区域,生成关键帧带约束的全景图;然后对关键帧全景图进行对齐及融合,构建 运动全景图;并采用基于CUDA的并行计算方法进行算法加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在 全景图中保留特定对象某一时刻的具体形态,而且可以保留运动对象多个运动形态,并且有较快的 拼接速度.  相似文献   
15.
透明木质基复合材料通常是用脱木素的木质纳米纤维素基板浸渍树脂而制备的,这种材料兼具高透光率和高雾度且力学性能优异。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透明木质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脱木素为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6试验条件最佳,即当氢氧化钠(NaOH)与亚硫酸钠(Na_2SO_3)混合溶液处理时间为6 h,处理温度为100℃,过氧化氢(H_2O_2)百分含量为6%,此时透明木质基复合材料的透光率为65%,拉伸强度为91 MPa。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五粮生料液态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变化,为改进发酵工艺提供参考依据。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采用生料液态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酿造浓香型白酒,先使用5种原料单独发酵16 d后,再混合发酵6 d,考察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的变化,并将发酵醪液蒸馏,分段取酒,测定产品主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原料单独发酵的总糖利用率均达90%以上,其中高粱的糖醇转化率最高,达到47.37%。混合发酵后产品实际出酒率为41.16%,所得58°白酒总酸含量为0.38 g/L、总酯含量为1.19 g/L、甲醇含量为0.16 g/L;65°白酒总酸含量为0.31 g/L、总酯含量为1.45 g/L、甲醇含量为0.19 g/L,具有浓香型白酒的酒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吴佳敏  谌小立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09,30(23):161-165
本实验以抗张强度、断裂拉伸应变、透湿性和透氧性为指标,研究食品胶对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食品胶能够显著增加甘薯淀粉膜的抗张强度,当甘薯淀粉膜中羟丙基羧甲基纤维素(HPCMC)含量为5g/100g 淀粉时,其抗张强度达36.22MPa,是对照膜(25.93MPa)的1.4 倍。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可显著增加甘薯淀粉膜的透湿性,其他食品胶对甘薯淀粉膜的透湿性影响不显著,同时不同浓度的HPCMC 对甘薯淀粉膜的透湿性的影响也不显著。添加HPCMC、黄原胶和壳聚糖(5g 胶体/100g 淀粉)能够显著增加甘薯淀粉膜的透氧性,添加KGM 能够显著降低淀粉膜的透氧性,CMC-Na 和甲基纤维素(MC)对透氧性影响不显著。高浓度HPCMC(> 7g/100g 淀粉)能够降低甘薯淀粉膜的透氧性。当HPCMC 含量为10g/100g 淀粉时,淀粉膜的透氧性降低至0.749 × 10-6cm3·m/(m2·d·kPa),比对照膜降低了67%。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剥离剂和黏合剂的作用原理及其在BF12卫生纸机中的应用。通过对剥离剂和黏合剂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为充分发挥剥离剂和黏合剂的作用,减少对烘缸的磨损,在药剂使用的开始就应建立良好的缸面涂层。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及其改性衍生物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食品添加剂,具有很多生理功能,如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辐射、抗菌抗病毒、抗炎症等,其中抗氧化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并且通过改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性,因此本文对茶多酚及改性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评价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研究者的体外研究表明,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并且效果优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显示了茶多酚在抗氧化方面的优良性能.并且其抗氧化作用在体内也得到了证实.将茶多酚运用到肉制品和油脂上也证实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比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还好,并且茶多酚的安全性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而茶多酚的改性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但在其衍生物的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活性有部分丧失,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决,此问题的解决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是实现视情维修的基础。针对滚动轴承出现故障时振动信号表现出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熵(Multi-scale Entropy, MSE)和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 SOM)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不同故障状态下的MSE作为SOM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SOM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得出轴承的不同故障及故障程度。通过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程度的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