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1.
周建辉 《中国电梯》2011,(21):70-72
看了《中国电梯》杂志2010年第21卷第15期刊登的《浅谈国内现行电梯法规与标准的亮点与不足》一文,笔者颇有感慨,认为把法规和标准写准确、写科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须知这是“规则”呀,是一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于这些法规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周建辉 《轴承》1992,(6):37-38
我厂生产的C形保持架,原采用外冲式冲兜孔模(图1),其特点是调整方便,但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毛刺内翻、工件因毛刺与凹模卡死、拉杆因料心卡死、梁宽变动量达0.25~0.30mm、装夹麻烦和生产效率低等,我们将原用模具改成内冲式冲兜孔模(如图2所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文件格式分析,以方便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而 目前数据文件格式分析方法存在解析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聚类分析的数据文件格式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聚类思想,通过同类型不同文件同一字节位置的聚类、文件组内不同字节位置的聚类,获得数据文件字节重复度分布并分析相应的聚类分布特征;将数据文件的文件头部分...  相似文献   
14.
15.
1 响应的时间 1.1 响应的时间的定义 理论上讲,响应时间应该是电极达到平衡电位所需时间,但这个时间不易掌握。根据文献知,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时间是指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起接触样品溶液时算起,或者与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相接触的待测离子溶液其浓度发生改变时算起,到电极电位达到稳定数值(在1mV内变化)的某一瞬时所经过的时间称为电极的响应时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数控系统脉冲计数和原点复位功能的FPGA实现原理,并分析了其中的异步数据读取,信号滤波,数据溢出,四倍频计数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最后探讨对原点脉冲的处理方法,以便实现数控系统的原定复位.  相似文献   
17.
电导仪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及处理湖南株洲化工厂聚氯乙烯分厂(412004)周建辉朱济洲DDS-11A型电导仪是由转换器、晶体管放大器、检波指示器、多谐振荡器以及晶体管稳压电源等五部分构成,仪器原理框图见图1,仪器长期使用或修理后,其各项性能指标会发生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基本润滑理论建立了水润滑微凹槽轴承流-固耦合润滑模型,通过轴承板条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正交仿真和极差分析法探讨了微凹槽的深度、宽度、长度、布置位置及截面形状5种因素对水润滑轴承润滑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偏心率和转速一定时,微凹槽的结构和位置参数对局部微凹槽和全部微凹槽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ASP.Net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及其本质特征,以ASP.Net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整体化职业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阐述了该课程的学习领域表述,对如何选择和运用载体、学习与工作内容作了重点分析,接着研究了学习情境/单元的划分及课业方案的设计,最后简单介绍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初步成效及确保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成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达兆瓦级的热量,但由于换流阀出水的温度为50~60℃,属于低品位热源,回收利用难度大,难以有效地开展余热回收和利用,容易造成能源极大的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利用的新型换流阀冷却系统——换流阀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采用热泵技术吸收换流阀余热,提高了热源的热品位,从而可以驱动吸收式系统工作进行制冷制热,实现换流阀冷却以及余热回收利用。从试验和模拟分析结果来看,该系统可以实现冷热联供,满足阀厅等场所的制冷制热需求,可以提升阀冷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成本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