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了便携式锅炉酸洗液位计不但价格低廉、准确、可靠而且拆卸与携带都十分方便,非常适合如锅炉酸洗这样临时性的工作现场使用。同时,利用它的基本测量原理,可制成其他类似的经济、可靠、实用的液位仪表。  相似文献   
62.
从网络性能的角度,利用网络规划仿真评估,给出了在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农村等场景下TD-LTE天线的最优天线垂直波束宽度(VBW).  相似文献   
63.
对乐果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法(TG),测定农药乐果的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而探讨乐果的热分解机理并计算出其室温时的分解时间,对生产和确定贮存时间以及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4.
有机薄膜晶体管以其成本低、柔性好、易加工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低端器件。为了获得更实际的应用,OTFTs的性能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文章中以酞菁铜(CuPc)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制备了双栅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其阈值电压为-4.5V,场效应迁移率0.025cm2/V.s,开关电流比Ion/Ioff达到9.8×103,与单栅有机薄膜晶体管相比,双栅器件在更低的操作电压下获得了更大的输出电流,场效应迁移率更高,而且通过对两个栅压的调节,对导电沟道实现了更好的控制,器件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柳州电厂1号机(200MW)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解决了气动基地式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不能投用的基建遗留难题。  相似文献   
66.
基于双层Euler-Bernoulli梁理论的浮置板轨道隔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减少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所衍生的低频振动对人体和建筑物的影响,改善浮置板的动力特性,提高其对低频振动的隔振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双层Euler-Bernoulli梁理论,给出了浮置板轨道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双重Fourier变换将浮置板轨道系统在空间-时间域函数的微分方程转化波数-频率域函数的代数方程,求解频散曲线,分析荷载移动速度对频散特性的影响.然后使用围道积分法进行Fourier逆变换,将波数-频率域内动挠曲线位移解转换为空间-时间域内的解,求得浮置板轨道系统传递到基础的力,评价不同参数变化时浮置板的隔振范围和隔振性能.结果表明当荷载移动速度到达临界速度时,浮置板系统变形将趋向或处于失稳状态;在本文给出的浮置板单位长度质量、板下支承刚度和支承阻尼参数建议值范围内,对改善浮置板低频隔振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7.
基于一种优化时域算法,考虑岩石节理面剪切滑移效应,对弹性剪切S波在岩石节理中的传播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建立节理面剪切滑移理论模型,推导并获得了剪切S波斜入射岩体节理时波的传播方程,并对剪切S波斜入射岩石节理面时的数值解进行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节理的剪切滑移效应对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时,该时域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运算,如傅立叶变换和傅立叶逆变换,通过迭代计算即可方便求出透射波和反射波的数值解;参数研究表明节理面剪切滑移效应影响着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能量的变化规律.在工程实际问题分析时,本文的理论模型可更有效的应用于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利用超高压微射流对裸藻中的β -葡聚糖(EBG)进行分离提取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研究微射流时间、微射流压力、料液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对EBG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刚果红实验以及FT-IR、XRD、SEM等方法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EBG提取最佳条件为微射流时间93 s,微射流压力34 MPa,料液比1∶270 g/mL,SDS质量浓度4.2 g/L。在此条件下,EBG提取率为80.27%,与理论值81.69%接近。刚果红实验及FT-IR、XRD、SEM测试结果表明,EBG具有有序的三螺旋结构; EBG的结晶度减小;SEM测试结果表明,EBG表面出现裂痕与空隙。通过对裸藻β-葡聚糖标准品(EBGS)和EBG对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4~2.0 mg/mL时EBGS和EBG对DPPH?清除率基本相同,在浓度为4.0 mg/mL时EBG对DPPH?清除率达到50.26%高于EBGS对DPPH?清除率35.14%。  相似文献   
69.
为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其稳定性,采用均质乳化-探头超声法制备虾青素纳米脂质载体(AST-NLC)。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AST-NL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AST-NLC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以及4、25、50℃下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制备AST-NL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甘油三硬脂酸酯与中链甘油三酯质量比1∶11(总质量0.99 g)、乳化剂用量(吐温-80+大豆卵磷脂,质量比1∶1)3.8%(以水相质量为基准)、油水比1∶34(体积比)、均质速度5 000 r/min、超声时间2 min、虾青素添加量2.0 m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AST-NLC粒径为(79.30±1.2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1±0.01,包封率为(81.36±1.84)%,Zeta电位为(-18.13±2.83)mV;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ST-NLC中的虾青素是以分子的状态包裹在脂质体中;热稳定性结果显示,4℃更有利于ASTNLC的保存。综上,成功制备了粒径小、分散均匀且包封率较高的AST-NLC。  相似文献   
70.
为探究尾矿材料在高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与破碎机理,对其进行不同条件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围压、含水率、干密度对尾矿颗粒破碎程度的影响。引入修正颗粒破碎率B~*_r的概念来表示颗粒破碎程度,计算尾矿材料试验前后的颗粒破碎分形维数及分形维数差值,并探究尾矿材料修正颗粒破碎率B~*_r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破碎与围压、含水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干密度对颗粒破碎影响微弱;高应力状态下颗粒破碎过程中存在1500 kPa与4000 kPa两个分界值,该分界值将颗粒破碎程度划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尾矿颗粒破碎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差值与颗粒破碎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颗粒分形维数差值可以很好地表征颗粒破碎程度。该试验研究成果可为大型高尾矿库的稳定与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