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管式反应器在近 40年里 ,由于其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在化肥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十分迅速。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引进这一先进技术后 ,一些研究、设计院和高校大力协同 ,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和承担工程项目 ,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我国研制的新型管式反应器也必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2.
63.
关于稳定磷铵产品质量的讨论应建康,陈应斌(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磷铵厂)磷铵生产中由于原料磷矿质量不稳定,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情形是普遍存在的。即使象安徽铜陵磷铵厂年产12万吨磷酸二铵的大型引进装置,供矿相对稳定,又采用具有一定的原...  相似文献   
64.
简要介绍了220 kt/a料浆法磷铵与重钙、磷酸二铵(DAP)装置联产装置的特点和考核指标。考核表明,磷酸一铵(MAP)装置能达到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指标、原材料和公用工程指标达到设计指标,工业卫生指标达到国家要求指标。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料浆法与传统法联产磷酸铵新工艺,即将部分混有淤渣的稀磷酸通NH3中和,浓缩料浆再将所得制粉状磷酸一铵。另一部分沉出淤渣的清澈磷酸经浓缩后再中和制磷酸二铵。这样既提高了生产能力,又使磷酸淤渣获得合理利用。工业试验表明,联产法是二种工艺优势互补、扩能增效、节能降耗。投资小,效益明显的磷肥生产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介绍浏阳中品位磷矿原矿Ⅱ及选矿I、Ⅱ采用"料浆浓缩"工艺制取磷酸一铵的评价实验.对湿法磷酸工艺、磷酸氨化、磷铵料浆浓缩和干燥等过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有关的物性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为其采用料浆浓缩法制磷酸一铵工艺的可行性和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7.
发展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做强我国磷酸盐工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市场、能源以及资源环境等因素,概述了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的方法及优缺点,提出生产净化湿法磷酸代替热法磷酸,并生产一部分滴灌肥、聚磷酸盐和六偏磷酸钠及食品级磷酸盐,以满足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将我国的磷酸盐行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8.
王勃  向伟  陈红琼  应建康 《无机盐工业》2012,44(3):28-29,38
磷酸二氢钙是湿法磷酸精细加工的重要产品,开发以磷酸二氢钙为中间产物的精加工系列产品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研究了磷酸二氢钙与硫酸钠复分解反应制备磷酸二氢钠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浓缩结晶得到磷酸二氢钠产品。对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液固比以及反应时间诸因素对磷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复分解过程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 ℃,物料配比(硫酸钠与磷酸二氢钙物质的量比)为1.2∶1,液固比(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磷收率可达79.1%。该工艺具产品纯度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昆阳磷矿的硝酸酸解液与硫酸铵反应制备硫酸钙的工艺条件,分别研究了硫酸铵用量、硫酸铵质量分数、温度、加料时间、反应时间对晶体大小和共晶磷含量的影响。确定了结晶过程适宜的工艺条件:硫酸铵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0%、硫酸铵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90 ℃、加料时间为20 min、反应时间为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磷质量分数为0.179%、氟质量分数为0.06%的半水和二水混合晶型的硫酸钙结晶,该硫酸钙具有晶体粗大整齐、过滤强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0.
大型粉状MAP国产化装置建设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回顾了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大型DAP装置联产 2 0 0kt/a粉状MAP装置的建设过程 ,从项目构思到装置竣工不到一年 ,月产量基本达到了设计能力。介绍了该装置采用的技术路线、创新技术、预期和实现的目标、技术经济优越性等相关情况 ,展望了下一阶段还需要展开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