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环境风场对直接空冷发电机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风场对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正常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该文讨论了环境风场对风机吸入风量,吸入空气温度及散热器传热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为改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的重建结果,本文采用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进行光源重建,该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能同时利用重建光源聚集性和稀疏性的先验信息。为有效求解该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本文通过重新推导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为加快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的速度,本文在光源重建过程中采用了热启动策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范数模型,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将重建结果的对比噪声比从6.45提升至9.18。另外,相比没有采用热启动策略,采用热启动策略的变量分离近似稀疏重构算法求解联合稀疏-流形正则模型的时间从101.84 s减至50.10 s。本文方法显著提高了光源目标重建的精度和速度,取得了更优的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工字形截面支撑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18根Q235和21根ST12材质焊接工字形钢支撑在等幅轴向循环位移作用下的OpenSEES有限元分析,在验证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同时,提出利用支撑几何参数(长细比、宽厚比、高厚比、屈服点)修正的表征应变作为预测支撑低周疲劳寿命的控制参量,给出了对应修正公式和寿命预测公式。表征应变与支撑低周疲劳寿命满足对数线性关系,据此预测的支撑低周疲劳寿命离散性较小且基本位于试验值1.5倍分散带内。对于变幅加载条件下的支撑寿命预测,利用Miner线性损伤理论对39组支撑试验数据进行以裂纹萌生寿命为终止点的损伤值统计,给出了容许损伤建议值作为预测寿命对应损伤值。而后,引入5组单斜工字钢支撑框架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其预测寿命均接近试验裂纹萌生寿命,可以较为保守地评估该类支撑的低周疲劳寿命,且支撑截面损伤分布与试验破坏模式保持一致。以上均证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框架支撑结构低周疲劳性能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拉链柱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完成了一个3层单跨1∶4缩尺比例的拉链柱支撑钢框架结构模型在24个地震作用工况下的模拟地震作用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以及各结构构件的受力状态等。结果表明,8度多遇及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工况下,结构基本未进入塑性,试验模型振动时以第1阶模态振动为主。超9度罕遇地震作用工况下,底层支撑失稳明显,顶层支撑未见失稳。底层受拉支撑的最大轴拉力接近屈服轴力,受压支撑的屈曲后承载力约为支撑稳定承载力的30%,表明由支撑失稳产生的竖向不平衡力按受拉支撑的最小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的最大屈曲承载力的30%计算是可行的。拉链柱主要通过受拉传递因支撑失稳产生的竖向不平衡力。因变形协调关系,被支撑梁可以承受一定的竖向不平衡力,在拉链柱未屈服的前提下,一般下层被支撑梁承受的竖向不平衡力要高于上层的。总体上,各构件的受力状态及传力路径与设计初衷基本一致,结构体系在模拟地震作用振动台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5.
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性能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菱形开洞的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性能,分析其构造形式和减震机理,并对六组阻尼器单片进行了循环加荷试验,给出了其恢复力模型;分别对整体刚度相同的装有加劲软钢阻尼装置和装有普通支撑的三层钢框架进行了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加劲软钢阻尼器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对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86.
对新电力体制改革下不同售电公司的销售电价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目前存在的售电公司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Bertrand模型构建各类售电公司的定价模型,所求得的均衡解即作为该公司的合理定价。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用户效用模型,并利用Logit模型模拟电力用户对不同售电公司的选择概率,从而得到开放售电市场环境下各类售电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所得结论可为新电力体制改革下售电公司制定市场运营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
各种集成位置服务(LBS)的社交和旅游类APP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轨迹空间数据,利用这些轨迹数据挖掘游客聚集密度高的热门景点区域,对景区的智慧服务和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停留点空间聚类的景区热点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聚类速度快、能处理噪声、可以发现空间任意形状聚簇的DBSCAN算法,针对其参数需人工选择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根据数据统计分布特性来自适应确定参数的改进方法。分别采用人工合成二维数据集、四维Iris真实数据集和景区轨迹停留点三种不同的数据进行了DBSCAN聚类分析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产生合理的聚簇划分,优于传统DBSCAN和k-means等算法。最后,依据轨迹停留点的空间聚类结果,在ArcGIS软件中实现Getis-Ord Gi*热点分析与制图,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不同旅游景点进行热度分级,形成的热门景点分布与景区掌握的实际热度信息基本一致,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建立并实行了"校一院"二级管理体制,为高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分析了高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89.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采用低温省煤器加滚筒冷渣器回收低温余热时存在凝结水流量分配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冷渣器、暖风器与低温省煤器3个设备组成协同余热利用系统的新节能方法。该系统中冷渣器与暖风器为闭式循环,冷渣器将回收锅炉底渣的部分余热加热空气预热器进口的一、二次风冷风,由此增加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余热仍由低温省煤器回收。本文以山西某超临界350 MW CFB机组为例,将协同余热利用系统与传统的滚筒冷渣器、低温省煤器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协同余热利用系统较原有系统煤耗可降低0.83 g/(k W·h)以上,在CFB机组节能降耗方面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0.
以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为研究背景,对该体系中阶形柱计算长度系数进行了研究。基于小变形弹性稳定理论,推导了一端铰接、一端弹性支承的双阶柱计算长度系数,采用特征值屈曲分析对推导的计算长度系数μ0进行了验证,吻合程度较好。以厂房结构中横向3轴框架为例,采用特征值屈曲分析、弹塑性屈曲分析对推导的μ0及柱的稳定承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按数值计算得到的柱稳定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值吻合程度较好。建议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可按本文推导的公式计算。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必对结构的侧移类型进行判断,对于柱发生有侧移失稳的情况,还可考虑上下层柱对所研究楼层柱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