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41.
利用FLUENT软件对所设计的多射流切圆预混多孔介质燃烧器进行流场模拟,主要研究流道结构、预混室的几何结构、空气和燃气速度及压力等因素对空气系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速度、压力流场与湍流动能及湍流动能耗散率的变化分布,确定合理的预混室参数。  相似文献   
42.
使用F-2色噪声的扩维法和统一色噪声法模型,运用有限解析/Monte-Carlo数值模拟方法,对壁面射流两相流进行动数值模拟,并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颗粒平均速度,颗粒脉动速度的计算值基本吻合.计算表明,两个模型中,有包含λij的扩散项和τ对对流项的修正对颗粒平均速度计算影响不大,而在计算颗粒脉动速度时,τ对对流项的修正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为掌握煤粉无油二级直接点火燃烧器内部流动、燃烧特征,进行了试验和数值模拟。详细地分析了燃烧器内部速度场、煤粉颗粒浓度场和温度场,结果表明:在燃烧器第一级,其流动特征及煤粉颗粒浓度合理分布有利于加热管道对煤粉颗粒的点燃,点燃过程中加热管道的截向上有3种不同的温度分布;燃烧器第二级内部流动特征有利于气相的混合,第二级的火焰温度比第一级更高。最后把模拟结果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文的分析结果对于煤粉无油二级直接点火燃烧器的现场运行及其优化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
汽车尾气具有比较高的温度,在汽车排气管内放置多孔介质,从汽车尾气中得到一个比较大的温差,利用温差发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根据气固两相局部热平衡的假设,建立排气管内三维稳态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得出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湍动能的分布,得到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在此区域放置温差发电器件,可以使热电效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5.
该文针对柴油机实验用三支管排气管建立了对应的二维气体流动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对排气管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又对安装热电材料的排气管进行气固两相耦合传热模拟,与未安装温差发电器件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壁面热电材料对总管中的速度,压力分布影响不大,但增加了边界的热流量,这对热电材料发电器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本文提出一种描述湍流脉动速度的函数,对该函数的能反 流的模拟有似性和频谱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出该函数中的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对各向异性湍流的模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利用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非混相多模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Atwood数对多模RT不稳定性后期增长特性的影响,包括相界面动力学、气泡与尖钉演化的振幅和加速度系数。数值结果表明,Atwood数显著影响着多模RT不稳定性的增长,随着Atwood数的增大,尖钉与气泡的演化越加不对称,且尖钉的振幅以及加速度迅速增大,然而气泡的加速度系数基本维持在0.025±0.005,以及在不同Atwood数下数值模拟得到气泡与尖钉的加速度系数满足之前学者实验所测得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48.
液滴碰撞是液滴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于可视化图像技术对射流液滴连续撞击微小固体壁面后形成的二次破碎飞溅液滴的粒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低压低射流量的基础上,阐明了射流液滴连续撞击固体壁面破碎飞溅的雾化过程,分析了不同位置和驱动压力对二次破碎飞溅液滴粒径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液滴粒径总体而言相对较小,几乎位于100μm以下,且峰值区域基本集中在30~40μm之间,具有较好撞击雾化效应。二次液滴粒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并非完全对称于撞击中心分布,水平方向上距离撞击点越远,二次液滴粒径越小;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粒径越小。随着驱动压力的增大,频率分布峰值的二次液滴粒径变小,二次液滴粒径分布范围变大。  相似文献   
49.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分析各种因素对煤粉再燃NO还原过程均相与异相反应相对贡献的影响.在1 000℃和1 100℃下,利用模拟烟气对不同煤种的挥发分、煤焦、煤粉的再燃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广煤均相还原反应的贡献大于异相反应,但对于兖州煤和合山煤,异相还原反应的贡献大于均相反应,神木煤两者贡献相当.分析认为:除煤粉挥发分含量、焦的比表面积之外,煤灰中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尤其是CaO的含量,是决定NO异相还原反应贡献大小的主要因素;而反应温度的升高,使NO均相和异相还原效率均提高,但并未改变异相和均相反应贡献的大小.  相似文献   
50.
本文提出了基于Fokker-Planck方程两相流模型,并求出一维模型-克莱默斯方程的精确解,由该妥来模拟湍流衰流场中颗粒流扩散和,对D =5μm和Dp=57μm两种颗粒都能较好地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