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风电渗透率的增加,评估影响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各有关因素变得尤为重要,而评估暂态电压稳定性的现有指标在具有多暂态特性的场景下无法适用。首先介绍多二元表判据的评估思想,针对电压跌落情形,提出一种母线电压跌落安全裕度指标。其次,进一步构建母线过电压安全裕度指标,通过引入阶跃因子将两者指标有效结合,得到基于改进多二元表的母线暂态电压安全裕度指标。再次,提出区域暂态电压安全裕度指标来衡量某区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最后,基于所提指标,利用Matlab/Simulink对含高渗透率风电的配电网进行仿真分析,在量化影响配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各因素的同时,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42.
43.
基于区域电网多源信息的区域保护依赖于通信技术和通信基础,实现广域大电网分区域保护必须着眼于考虑通信约束的分区策略与实现。基于此目的,考虑对子站与主站通信影响最大的跳数因素,并结合分区域的均衡性,基于Floyd最短路径算法提出一种排列组合择优法的区域保护主站选取模型;进一步根据区域性保护通信时延的影响因素指标建立子站划分模型。针对分区域形成后发生N-1信道故障的情况,分析其子站通信迂回过程,考虑通信延时的影响对分区域策略进行修正。最后,基于图论技术提出了分区域策略的实现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4.
在高精度的微弱光电信号检测系统中,存在信号被强噪声湮没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高阶Vanderpol振子的微弱正弦信号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高阶广义Vanderpol系统的高灵敏度与强抗噪性的特点提高了微弱信号检测的可靠性,再结合Lyapunov指数定量检测和90.移相补偿来实现混沌系统状态的量化判断和待测信号参数的高精度提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Vanderpol振子比传统Vanderpol振子运算速度更快.与传统Duffing振子相比,在5%幅值检测误差范围内,改进的高阶广义Vanderpol系统可多获得37 dB的信噪比增益和60 dB的检测门限增益;与基于相轨迹突变定性检测待测信号幅相法相比,90°移相补偿幅相定量检测法在信噪比降低时其检测相对误差仍可控制在2%以内.改进算法实现了微弱正弦信号的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幅相检测.  相似文献   
45.
以菱镁矿及尿素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镁晶须,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得到黏度好,分散性高的Mg(OH)2阻燃剂.通过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的实验,阐述了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与其单一成分对氢氧化镁晶须的表面改性效果.并进行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等测定.结果表明: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都高于单一成分改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46.
适用于单/双回线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双回线之间存在线间互感、跨线故障等特征差异,严重限制了单回线测距原理在双回线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双回线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基于单回线网络结构,利用双端电压幅值比推导出双端非同步的故障测距方程。然后从双回线的网络结构和非对称参数着手,基于星角变换和六序变换原理分别建立单/双回线之间的联系桥梁,使基于单回线所提测距原理在双回线测距中能得以应用。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继承了双端工频测距法的优点,且无需双端数据同步,在单/双回线全线环境下均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47.
电力系统光纤线路进行检修、改造或因极端情况导致光纤中断时,会使电力系统通信业务中断。基于剩余完好网络快速构建一条迂回路径可保证广域网通信业务正常进行。以通信总时延最短和流量均衡为最优目标,寻找广域通信迂回路径。着重考虑需转移的数据流入备选信道后,对备选信道内数据排队时延的影响。将信道带宽倒数、信道长度和信道利用率三者的加权和作为信道权重指标。在可用预迂回路径表下,以路径总权重最小为寻优目标,执行改进Dijkstra算法选择最优迂回路径。最后通过OPNET通信仿真软件对所选最优迂回路径的实时性和流量均衡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8.
徐艳春  瞿晓东 《电气应用》2007,26(12):120-125
介绍了一种拓扑结构与众不同的矩阵变换器--间接式矩阵变换器,并将其应用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在详细介绍间接式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及换流方法的基础上,将间接式矩阵变换器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新颖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实现对电机矢量控制的同时,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传递,减少电网的谐波污染,同时又可以使电网侧的双向开关在零电流时动作,无需采用四步换流策略,由此降低了控制过程的复杂性.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所提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长期运行后的准确度退化问题。现行的方法有定期离线校验和在线校验,前者不利于及时发现互感器的误差变化,后者需要标准器并网运行,无法大规模应用。基于这一现象,文中提出了基于传递熵和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误差预测方法。先根据传递熵分别选取比差和角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将筛选所得的因素作为输入量,建立小波神经网络的误差预测模型,并对其仿真测试。实验表明,对比差的预测误差低于5%,对角差的预测误差低于10%,文章方法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互感器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50.
文中以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为对象,分析了国内外实际工程应用中继电保护技术和原理存在的问题。行波保护作为现有特高压直流线路的主保护优势明显,但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有限、对采样频率要求高等问题。微分欠压保护作为行波保护的冗余保护,缺点类似行波保护,同时缺乏整定依据等。低电压保护在耐过渡电阻能力方面较强,但其选择性较差,动作速度不够快。电流纵差保护选择性好,但由于受到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且动作时间长。文中通过梳理当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边界元件、特征频率、控制与保护结合等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