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24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调查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原城市洪涝频发。城市控制圈是平原城市分片有效防治洪涝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无锡市建设的城市控制圈取得了防治洪涝和改善河道水环境的良好效果,其模式可供全国类似平原城市借鉴。建设控制圈的原则包括:编制适度超前的城市洪涝防治规划和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设置符合实际的城市洪涝防治高标准;设计适当规模的控制圈,分区消除洪涝;加强城市洪涝防治技术集成;控制圈与海绵城市同步实施,建设大海绵城市。控制圈有效防治洪涝的关键是有超前意识,挡洪、蓄滞和排涝的高标准,河道和雨水管道统一的排涝标准。建设控制圈的总体思路为:规模适当,应建尽建,分区分片防治洪涝;上游和河道具有足够的蓄滞和行洪能力;合理选择控制圈外的排水路径;控制圈内有足够的排涝能力;制定科学适用的超标准洪涝防治预案。  相似文献   
22.
太湖无锡水域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的供水危机,是以蓝藻为主的藻类大暴发引发“湖泛”造成的。“湖泛”是剧烈的生化反应,是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有其明显的特征和极大的危害性。阐述防治“湖泛”的综合性措施有:清淤,打捞蓝藻,合理规划调水路径,控制外源入湖,修复水生态,加强监测和制订应急预案,以确保安全供水和改善太湖水环境。  相似文献   
23.
梅梁湖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梅梁湖是太湖中污染最重、污染发展速度最快、危害最大的湖湾 ,其主要污染原因是大量污染物经河道入湖和内源的二次污染。梅梁湖水污染防治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只有确立综合防治水污染的观点 ,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关闸挡污、生态清淤、调水、提高水位、大规模水生生物防治 ,才能改善梅梁湖水环境。最后建议先实施太湖—梅梁湖—内河调水或贡湖—五里湖—梅梁湖—太湖调水 ,再实施长江—新沟河—梅梁湖—太湖调水的组合型方案  相似文献   
24.
25.
无锡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用水需求量日益增加,现有水源梅梁湖、五里湖均遭受严重污染,其水质已劣于国家颁布的饮用水水源标准,成为水污染型缺水城市。水源污染对人民生活和健康极为不利,同时严重影响工、农、渔业生产。对现有水源加强保护和治理;截污;调水搞活;清除底(淤)泥;建立相对封闭的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机构设置、法规制定;调整工业结构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加大投入则是关键。新增水源宜安排在长江和望亭湾。  相似文献   
26.
27.
针对太湖2007—2017年蓝藻暴发治理效果欠佳,每年蓝藻暴发面积仍然很大,2017年的最大暴发面积超过2007年最大暴发面积43%,藻密度全湖普遍增加的现状,分析了太湖蓝藻暴发治理效果和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消除富营养化和在2049年之前分水域消除蓝藻暴发的目标及实现此目标的技术集成综合对策,包括消除富营养化、消除蓝藻暴发和恢复湿地三大措施,建议再次修编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等,使太湖治理由目前的治理富营养化转入治理富营养化与消除蓝藻暴发并重的阶段。  相似文献   
28.
应用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多种机动车尾气组分做了相应的测试分析和研究.根据样品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成分包括烯烃、烷烃、芳香烃类物质,并且对这些物质的产生原因及消除办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9.
本文首先阐述了五相Cuk矩阵变换器的结构,提出在整流侧采用无零空间矢量调制,"虚拟逆变"部分采用Cuk逆变电路的新型电路结构,发挥该电路的升压特性,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及结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Cuk型矩阵式变换器能够实现任意调节输出电压幅值的正确性问题,从而为矩阵变换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为了实现图像的实时处理,常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首先进行格式转换处理。本文以对Micron MT9V112传感器的三种图像格式输出的处理为例,首先就YCbCr4:2:2转YCbCr4:4:4,RGB565转RGB888,Bayer格式转RGB888及降噪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应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出相应的硬件模块,最后结合MATLAB工具对硬件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做了相应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对分辨率低于640x480的图像数据能够很好的满足其实时性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