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发现,川西前陆盆地南段二叠纪之前发育伸展裂谷盆地,其中可能充填沉积了数千米厚的志留系-石炭系的古生代地层;晚期经历了新生代的构造挤压变形,最终在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层构造,即浅层逆冲褶皱构造和深部裂谷构造。浅层构造表现为一些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以及与其伴生的褶皱变形,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断层转折褶皱,局部褶皱发育突破断层;而深部裂谷构造则发育地堑盆地和半地堑盆地,遭受挤压变形后发育局部正反转变形,并使得上覆的二叠系、中生界和新生界发生同步褶皱变形。深部裂谷构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浅层冲断构造的发育形成。川西前陆盆地南段深部的古生界以及由于构造反转形成的古生界和中生界背斜中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是川西地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2.
中国中西部两期前陆盆地的形成及其控气作用   总被引:83,自引:14,他引:69  
前陆盆地是指呈线性收缩于造山带和克拉通之间、由造山带逆冲负荷引起挠曲并沉降成狭长的沉积单元。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都处于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东端,其形成主要受特提斯演化控制。中生代以来,中国中西部地区分别在中生代早期、新生代晚期发育两期前陆盆地,又被分为3类、4种相应的前陆盆地(前陆逆冲带),主要由前陆盆地早期拉张环境下的细粒沉积物或碳酸盐岩和前陆挤压期的粗粒沉积物叠置而成,成为前陆盆地特有的二元结构。发育了前陆盆地特有的天然气地质特征,即拉张构造背景下沉积有效的烃源岩层系、挤压背景下发育前陆逆冲带、喜山期形成成排成带的大型圈闭。早期前陆逆冲带被后期构造改造叠加,主体部位构造圈闭破坏严重,冲断带前锋、前渊、前缘斜坡和隆起部位圈闭保存较好;晚期前陆逆冲带与前缘隆起构造圈闭发育,成藏条件好,是近期勘探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23.
总结了全球海相古生界大油气区的共同地质特征 ,研究了四川盆地海相古生界与国外海相古生界地质条件的相似性 ,认为四川盆地仍具有继续发现大油气区的地质条件。对四川盆地来说 ,层状孔隙性储层是当前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 ,被动大陆边缘坳陷是今后探索的大方向 ,古隆起上的似层状风化壳储层值得继续重视。结合四川盆地勘探现状和发展趋势 ,重点论述了川西地区 3个潜在的勘探领域 :1川西二叠系栖霞组生屑滩白云岩储层 (该领域将可能成为继川东石炭系白云岩层状储层和川东北三叠系鲕滩白云岩层状储层之后的战略接替领域 ) ;2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坳陷――川西逆冲带古生界 (其中矿山梁地区是目前的战略突破口 ,枫顺场构造为战略准备区 ) ;3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带震旦系似层状风化壳孔洞性储层 (川西大兴场、汉王场的构造裂缝发育区是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相似文献   
24.
中国中西部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国中西部地区燕山期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首先表现在白垩系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甚至第三系直接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其次,中西部地区各盆地均具有燕山期的古构造;再次,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发生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在羌塘盆地和拉萨地块沉积了一套红色磨拉石建造,白垩系与侏罗系形成明显的角度不整合。燕山期构造运动的特征为:区域性构造抬升,盆地沉积范围收缩,构造变形相对较为微弱;在造山带前缘普遍发育大套的砂砾岩粗粒沉积;以及造山带内部局部地区的岩浆活动。燕山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意义主要是①加速烃源岩热演化作用,致使中、西部地区发育的晚古生界和上三叠统-早中侏罗统两套主要的煤系烃源岩,分别在燕山晚期进入生、排烃高峰期,或开始生烃;②燕山期古构造与烃源岩生、排烃适时配置,有利于油气早期聚集成藏;③经喜山期构造运动对油气重新调整后,在邻近燕山期古油(气)藏的新圈闭中利于重新聚集成藏,形成次生油气藏;④燕山期的构造抬升,以低水位体系域沉积的粗粒碎屑物质形成良好的储集砂体,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5.
中国陆上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经历了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新生代3期重大构造变革,深刻地影响了海相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分布,使得油气富集、分布规律变得非常复杂.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海相层系多期油气成藏的典型实例.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形成的地质基础,但油藏多已遭破坏,现今仅残存沥青.晚古生代,满加尔凹陷西部奥陶系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并在南北两大隆起部位持续充注成藏,随后早中生代发育的构造挤压变形与抬升剥蚀使这期聚集的油气遭受了明显的生物降解.晚新生代盆缘改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的叠置加速了台盆区二次裂解气的生成,溶解了早期聚集的原油,形成了独特的大型凝析气藏.3期主要构造变革不但控制了海相沉积盆地形成、烃源岩沉积及其热演化、储集岩沉积与储集层形成,也深刻影响了油气运聚成藏和调整改造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6.
为了在满足最低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尽量提升Ic的成品率,基于缺陷的泊松分布模型及负二项分布模型研究了由缺陷引起的Ic可靠性和成品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成品率一早期可靠性关系模型。基于成品率一可靠性模型,针对氧化层缺陷模型,采用模拟运算的方法,得到了随时间变化的成品率一可靠性关系模型。模型表明,在满足最低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合理设计老化实验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品率,降低Ic制造成本。最后根据这一模型对Ic老化筛选实验的参数选择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构造油气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自西向东由北部单斜带、中部向斜带、克一乌断裂带和前缘斜坡带4个部分组成,在纵向又可划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的冲断序列要先于下构造层.现今保存下来的冲断构造应始于三叠纪末期形成,并在侏罗纪继承性活动,白垩纪之后冲断活动基本停止.西北缘冲断带下构造层内的背斜圈闭和"帽檐"式圈闭是油气勘探前景很大的新领域,尤其是大侏罗沟横向断裂与克-乌断裂带夹持的三角区域,"帽檐"圈闭埋藏适中,是一个有利的勘探目标.应在获得必要的深部地质资料和速度资料后,再针对保存完整、面积和幅度均较大的下盘掩伏背斜开展地震处理攻关与解释成图.图9参27  相似文献   
28.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南部一个重要的早白垩世伸展断陷,受早期伸展作用和后期张扭作用的影响,走滑断层非常发育。利用地震剖面、时间切片等资料,首先分析了贝尔凹陷走滑断层的典型构造特征,由此识别出3组主要的走滑断层。然后探讨了贝尔凹陷走滑断层的成因机制,认为其发育受到早期基底伸展断层和后期张扭应力场的双重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贝尔凹陷北部纯剪旋转、中南部单剪非旋转的走滑断层发育模式,即贝尔凹陷北部霍多莫尔地区发生岩石纯剪切变形,发育北东向和北北西向的共轭走滑断层,形成走滑旋转构造,而贝尔凹陷中南部的苏德尔特地区和敖脑海地区则发生岩石简单剪切变形,发育北东东向走滑断层。贝尔凹陷走滑断层可以提供有效圈闭并改善储层物性,有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29.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从生物气成烃条件、运移方式和封盖机理等方面,研究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原始有机质物气生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有机质生物转化率 可以高达85%以上。虽然第四系烃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低,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3%,但低丰度烃源岩仍然可以形成大型生物气田。柴达木盆地中东部三湖地区生物气主要以水溶相运移为主,即在盆地南侧和深部生成的生物气溶解在地层水中,由南向北侧向运移,当到达北侧时,埋藏变浅,地层水矿化度变高,天然气从地层水中析出,以游离相形式垂向运移成藏。在柴达木盆地向北斜坡地区,同时存在物理封闭,饱和盐水封闭和动态封闭3种机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条件良好。三湖地区北斜坡仍然是今后生物气的勘探重点地区,东部察尔汗地区和北斜坡深层是生物气勘探的有前景的地区。图5表3参12  相似文献   
30.
曾富英  张绍胜  孔骅  张秀平  李本亮  郭泽清 《石油物探》2012,51(2):156-157,159,161,163,198,104,10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近些年进一步的勘探实践发现,该区地震异常特征并不完全预示地层含气。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地震异常从成因角度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表层低速带(非含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二是由高丰度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三是由低丰度气与表层低速异常带共同引起的地震异常。地震正演模拟和反复实验证明,应用共炮检距剖面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判识研究区表层低速异常带引起的地震异常,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将其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