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6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由于结构存在阻尼现象,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信号强度必然会随传播距离而衰减.据此提出弹性波极限传播距离与传感器极限布置间距概念,考虑到在高频率处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比较大,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结合经典回传射线矩阵法,提出使用局部散射矩阵确定结构损伤检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极限间距,并将其应用到传感器优化算法中.针对指定检测系统,以桥梁结构Benchmark模型为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用火焰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别以氨气为氮源、TiCl4为TiO2前驱体,在丙烷-空气湍流火焰中氧化制备氮掺杂纳米TiO2颗粒,以及用TiCl4为TiO2前驱体,在丙烷-空气湍流火焰中氧化制备纳米TiO2颗粒,然后在管式炉中,在氨气的环境下高温煅烧制备氮掺杂纳米TiO2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方法对两种方法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氨气流量下,火焰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制备的氮掺杂纳米TiO2颗粒在波长400~500 nm的可见光的吸收强度大,氮掺杂量多。  相似文献   
103.
如今,是个讲究情怀的年代!罗水浩如此,大咖王晓初亦如此! 王晓初近期在天翼手机交易会论坛上的一句:“这个春天来得太迟,但是依然可以百花盛开……”拉开了一场新的口水战,FDD LTE真的能救电信吗?  相似文献   
104.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14,(20):24-25
众所周知,神秘的吉普赛人利用大篷车把他们的文化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华为手机品牌之旅借鉴大篷车的模式并进一步变革,补足了传统渠道宣传的盲点,通过"流动"实现品牌向消费者"下沉"的华丽转变。在华为公司内部业务管理理念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客户永远是企业之魂,要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惟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正是这样一句教条般的理念,使得华为在过去27年时间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5.
整整两周时间,业界对于任正非近期的一次讲话和公开采访一直喋喋不休,赞扬者、唱衰者、中庸者皆有,各种分析中能看出业界对于华为的纠结,这家中国最具全球化和科技实力的企业正遭受各种放大镜的审查,犹如美国政府那样。也许这正是任正非想看到的,希望业界传递给华为内部的,至于是什么,大家各自揣摩吧。  相似文献   
106.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14,(13):14-15
过去三年,华为所坚持的精品战略已渐显成效,华为近期发布的P7再次挑战行业基准,在外型设计、拍照体验和网络连接性上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从而为那些追求卓越体验的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2013年6月,华为消费者业务在英国伦敦发布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机产品P6.时隔一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又在时尚之都,法国巴黎发布其旗舰机型P7.那么,时隔一年,从P6到P7,华为消费者业务发生了哪些变化,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尤其是任正非提到的走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而新发布的P7,在设计和技术上又有哪些创新,在营销策略上会有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107.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2,(36):55-55
随着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用移动业务来吸引用户使用自己的网络系统成为移动运营商颇费苦心的事情。而能否提供实用的移动业务直接关系到移动业务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竞争的焦点主要在移动的“移动梦网”和联通的“时空在线”业务,但是总体来说,移动的数据业务还是走在了前头,“移动梦网”业务从开通到现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SMS短信等数据业务上有着突飞猛进的成绩。中国移动最近开通的MMS“彩信”业务更是将数据业务向3G推进了一  相似文献   
108.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3,(14):39-39,41
解决短距离无线传输问题的蓝芽(Bluetooth)科技,是目前边缘设备最受瞩目的亮点,虽然该项无线技术起源自1998年,但直到2001年,几家手机大厂推出各自的蓝芽手机及耳机,蓝芽才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业内普遍认为,只有10米有效范围的蓝芽技术,比辐射方圆300米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用性差多了,而且,蓝芽技术也不支持漫游功能。应用没有成气候,造成蓝芽技术的收益模式很难清晰,最终导致市场不振。  相似文献   
109.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5,(24):47-47
2005年初,英特尔对公司架构进行了全面调整,这次调整也被看作是英特尔新CEO上任的首次改革。近日,记者采访了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事业部总经理马宏升,他阐述了英特尔移动事业部的整体战略、市场定位以及其手机处理器和Wi MAX的发展状况。马宏升认为,在最近的五年里,移动计算已经成为IT的发展趋势,而且越来越明显。对于英特尔而言,新成立的移动事业部所针对的正是这样一个增长非常快的市场。英特尔移动事业部所瞄准的是所有持有移动终端的人群,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手机。4000万颗只是初步目标对于业界流传的英特尔公司第二代手机处理…  相似文献   
110.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3,(28):45-45
过去的8月是病毒肆虐的日子,其中,由美国一个18岁少年编写的“冲击波”病毒更是给全球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人们不禁要问,是黑客太强大还是我们的网络太脆弱?病毒的肆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课题必须被重视。前不久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我国90%的企业网络存在安全隐患!这不得不使人深思,我们到底该如何保证我们网络的安全,保证日益繁荣的电子商务的安全,针对这些问题,记者特意走访了全球著名的信息安全公司——RSA。在安全领域,RSA是值得信赖的公司之一。该公司长期致力于认证技术、网络存取管理以及开发人员的解决方案,为有志开拓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