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1.
徐芳  王文广  艾矫健  李东宁  王元嵩 《轧钢》2023,(4):86-90+112
为了提高首钢京唐1 580 mm产线精轧轧制力预报精度,对精轧轧制力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生产的典型问题,即同一钢种族内化学成分波动、薄规格带钢头部大张力引起精轧模型自学习趋势异常及变形抗力自学习层别跳变引起的轧制力设定偏差,对轧制力基础模型和自学习模型进行了改进。修正了钢种族的划分方法、回归整定了化学成分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因子、增加了实测张力修正精轧自学习的方法以及建立了基于双线性插值方法来获取变形抗力自学习系数的方法。改进措施实施后,各机架的轧制力预报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带钢通长的厚度标准差由12.22μm降低至10.5μm以内,指标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12.
为克服脱氧剂小袋包装与食品混装带来的安全问题,采用硼氢化钾(KBH4)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钠(NaOl)改性纳米零价铁(m-nZVI),将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融共混后热压成膜,制备了包装用LDPE/m-nZVI阻氧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气体渗透仪对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m-nZVI和LDPE的复合是物理共混;加入m-nZVI后,LDPE的热稳定性基本不变;随着m-nZVI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m-nZVI质量分数为2% 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达到最大,较LDPE膜分别提高了41.4% 和23.4%;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系数也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当m-nZVI质量分数为3% 时,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系数最小,较LDPE膜降低了40.9%。复合膜结晶过程中,m-nZVI起异相成核的作用,改善了复合膜的结晶行为,使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得到改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13.
废旧轮胎的随意丢弃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将废旧轮胎进行合理地处理。在现行的措施中,通过机器把废旧轮胎粉碎成一定粒径的橡胶颗粒,然后将其应用在道路上是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沥青层中的车辙现象会影响道路的结构功能。其中,车辆载荷和高温天气是导致道路沥青层中出现车辙的主要外界因素,而改性的粘合剂和一定级配的混合料可以减少路面过早的出现车辙现象。文章研究内容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废旧轮胎的合理处置;二是研究改良后的沥青混合料(掺加废旧轮胎颗粒)路面的车辙现象。研究中采用两种材料进行路面车辙试验,分别是石基质沥青和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沥青混合料中普通粘结剂含量为60/70,优质粘结剂的含量为5.1%和5.5%,则含量为6%的粒状橡胶(按重量计)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性能。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用粒状橡胶和改性粘结剂制备的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以将废旧轮胎环保处理并改进道路性能,抵御车辙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