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8篇
建筑科学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P.C.斜拉桥施工索力优化的影响线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线法是一种优化P.C.斜拉桥施工索力的新方法.它以成桥受力的“可行域”为约束,通过确定并调整相对薄弱的主梁截面所对应的最敏感斜拉索,最有效地实现P.C.斜拉桥施工、成桥受力状态的优化.该法可以考虑各项非线性因素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其具体实施过程将通过一实桥算例得到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2.
砂土中深基基底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球孔扩张模型为基础,引入八面体应力和曲线型Mohr-coloumb强度包线,利用能量平衡原理和体变平衡原理建立方程组,来分析密砂中深基础的基底极限承载力;并将本文理论与其他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比较,表明本文理论更符合实际情况。本理论是综合了剪切机理和压缩机理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对Vesic课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斜拉桥成桥初始恒载索力概率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斜拉桥成桥初始恒载索力的确定方法由于忽略了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本文从概率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确定斜拉桥成桥初始恒载索力方法——改进蒙特卡罗法。该方法采用响应面近似计算斜拉桥成桥初始恒载索力。然后,在响应面的基础上,利用传统蒙特卡罗法计算斜拉桥成桥初始恒载索力的统计特征。最后,采用该方法对一座对称式斜拉桥初始恒载索力进行概率性确定。  相似文献   
64.
千米级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索力优化与线形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某千米级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将斜拉桥成桥后的线形和梁塔的最小弯曲应变能设为目标函数,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加权系数。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最优化处理,求出各施工阶段的斜拉索索力和主梁的预转折角,用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了钢箱梁的悬臂拼装过程,为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用于悬索桥非线性分析的鞍座-索单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悬索桥是跨越能力最大的一种桥型,鞍座是使主缆转向的一个重要构件,直接约束着主缆的变形。然而,鞍座及其顶推的模拟一直是悬索桥非线性分析时的一个难点,现有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悬索精确解的二节点新单元———鞍座-索单元,这种单元隐含了主缆与鞍座相切及主缆无应力长度保持不变这两个重要条件,同时将鞍座及其顶推的模拟融为一体,提出了基于NewtonRaphson法的状态求解方法,并推导了其切线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力。计算表明,状态求解方法精确而有效,切线刚度矩阵推导正确。采用这种单元,既可使悬索桥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模型更接近实际结构,也能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并且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6.
在八节点三维实体等参元基础上,将板理论基本假定引入弹性应力-应变矩阵,并为局部坐标系下的挠度位移分量附加非协调位移项,构造了非协调实体退化板单元。板假定的引入用以克服单元厚度泊松自锁,非协调项的引入可缓解单元剪切自锁。通过修正常应变矩阵,确保单元通过分片检验。分域积分方法的采用,使单元可用于层合板结构分析。算例表明:单元对等厚度的厚/薄板均适用。  相似文献   
67.
混凝土疲劳特性与疲劳损伤后等效单轴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特性与损伤混凝土本构行为模拟的简化手段.以系统的普通混凝土单轴、双轴与三轴疲劳试验结果为基础,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出的单轴混凝土本构关系中引入损伤变量,建立了混凝土的等效单轴疲劳损伤本构关系.对试验结果的模拟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模拟混凝土在高周疲劳过程中的强度和刚度衰减规律,为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与剩余寿命评估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