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7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设计与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重庆市轻轨较新线大坪车站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支护体系受力和应力监测的工程实践,分析支护体系初期支护工字钢拱应力、锚杆轴力、喷射混凝土内应力、喷射混凝土与围岩接触压力、临时工字钢支撑应力、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二次衬砌钢筋应力等测试结果和变化规律,阐述大跨度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及参数选择、量测方法及测试手段,并确定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安全性,其结果指导该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32.
硬软交替岩层的复合顶板主关键层及其破断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工作面顶板岩层主关键层及其破断距的确定对于采场矿山压力控制至关重要。以白皎煤矿采煤工作面硬软变替岩层的复合顶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关键层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途径确定复合顶板主关键层及其破断距。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作面顶板第1~3硬岩层依次破断,为顶板亚关键层;第4~6硬岩层组成的复合关键层为项板主关键层;计算得到的复合顶板主关键层的平均破断距为114m;当该工作面推进到108.2m时,主关键层的破断导致工作面出现异常矿压显现。工程实际应用情况表明,3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硬软交替岩层的复合顶板主关键层及其破断距,对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及矿山压力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3.
胡国忠  黄兴  许家林  秦伟 《煤炭学报》2015,40(Z2):374-379
采用容量法、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分别开展了无可控微波场作用和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的煤样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与孔隙结构特性测定实验,分析了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煤体的甲烷吸附量、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的煤样的甲烷吸附曲线仍很好地遵守Langmuir 方程,且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煤样的甲烷吸附量小于无微波场作用的煤样;微波场作用对煤的孔隙结构与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不随微波场的消失而消失,且随着微波场作用时间与功率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微波场的电磁辐射热效应与微波场的选择性作用特性引起的煤体损伤效应的综合作用改变了煤体的孔隙结构,影响了煤体的瓦斯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4.
宋康磊  王宏图  万亮亮  舒才 《煤矿安全》2021,(3):49-52,53,54
针对极薄煤层跨采下伏大巷变形破坏问题,采用地质雷达测定巷道松动圈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巷道变形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大巷跨采条件下的松动圈大小及巷道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大巷的剧烈变形并未发生在相应的工作面周围,而是落后工作面数十米的位置,其变形形式为巷道底板整体上鼓,最高达到287.4 mm;巷道两肩及巷顶未发生明显下沉破坏。大巷破坏原因为:受采动影响,大巷上覆岩层破坏导致大巷上部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沿裂隙流入大巷周围,大巷围岩受水浸泡变软膨胀,同时,上部工作面的开挖使得巷道垂直方向应力获得释放,导致大巷底板向上抬升。鉴于跨采影响下导致巷道变形较大,对于类似情况建议将U型钢可伸缩支架的排距从1 m减小为0.8 m。  相似文献   
135.
 针对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吸附瓦斯难以解吸的技术难题,提出可控源微波场促进煤层瓦斯解吸的新思路,采用可控源微波场作用下煤岩瓦斯解吸试验装置,研究有、无可控源微波场作用下煤体中甲烷的解吸规律,探讨可控源微波场对煤体中甲烷解吸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可控源微波场能够促进煤体中甲烷的解吸,使煤体的甲烷解吸速率增大且解吸后期衰减变慢、累计甲烷解吸量增加1.65~3.79倍;有、无可控源微波场作用下煤体的甲烷解吸动力学曲线形态基本一致,且能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较好地描述;相同解吸时间条件下,可控源微波场作用下煤体的甲烷扩散系数比无微波场作用时大。可控源微波场对煤体中甲烷解吸特性的影响机理主要在于可控源微波场能够增强煤体中甲烷分子的活性、提高煤体的甲烷扩散系数、改变甲烷解吸过程中煤体的扩散阻力级差,使煤体中甲烷的解吸速度增加、扩散速度加快、扩散阻力减小,从而有利于促进煤体中甲烷的解吸。  相似文献   
136.
煤矿深部开采瓦斯压力计算的解析算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宏图  张仁松 《煤炭学报》1999,24(3):279-283
在考虑地应力和地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煤层瓦斯渗透率k(,θ)与平均应力和地温的关系及一维稳定流动的瓦斯渗流方程,并根据煤层在地表有无露头和通道的情况,导出了煤层瓦斯压力计算分析的解析式.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的比较分析表明,该算法能较准确反映实测结果,并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煤层瓦斯压力的计算方法,对煤矿深部开采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的预测以及渗流场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以烟囱定向爆破的机理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研究了烟囱爆破触地的过程,建立了烟囱定向爆破拆除的物理模型。确定了烟囱倾倒过程中断面的内力分析、折断位置和烟囱倾倒触地时的速度,提出了均布质量体系构成的烟囱在定向倒塌过程中的触地冲击力估算方法。结果表明,烟囱在定向爆破倾倒时在距其底部约1/3处发生折断.然后各个部分相继触地、产生振动;利用烟囱触地冲击动量来估算其冲击力所得的结果较实际偏于安全保守;触地冲击力计算与地面土层介质的力学参数、切口尺寸、烟囱的断面尺寸和材料的密度有关。该估算方法可以为实际工程中冲击力的计算和冲击防护以及定向爆破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8.
王宏图 《电世界》2006,47(10):32-33
2001年,江苏省灌溉总渠淮安抽水一站在加固改造后,紧接着对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系统也进行了更新。励磁装置由原先的老式硅整流励磁更换为北京前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WKLF-11型同步电动机微机励磁装置。  相似文献   
139.
结合重庆市轻轨较新线大坪车站大跨度地下空间DK7+692断面施工支护体应力监测的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大跨度地下空间支护结构的参数选择、地下空间的开挖方法、支护体结构的应力量测方法及测试手段;分析了支护体初期支护工字钢拱应力、锚杆轴力、喷射混凝土内应力、临时工字钢支撑应力、二次村砌钢筋应力等测试结果和变化规律;确定了工字钢拱应力急剧增大而可能引起支护体系失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及支护措施,控制了支护体系的失稳,避免施工中险情的发生,实现了隧道的信息化施工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